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陛下,以臣之见,不妨先观望一阵,待慕国与容国两败俱伤之时,我国再出兵,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赵宏听了大臣们的意见后,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对大臣们说道:“众爱卿所言甚是。慕国的求援不能轻易答应,先稳住他们,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
于是,赵国方面对慕国使团采取了拖延战术,表面上热情款待,实则迟迟不给答复。
慕国使团在赵国等待多日,不见赵国国君有出兵之意,心中焦急万分。外交大臣决定再次求见赵宏。
“陛下,慕国的形势已刻不容缓,容国的军队每日都在推进,若再得不到赵国的援助,慕国将亡国。陛下仁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慕国百姓遭受如此浩劫?请陛下早做决定啊。” 外交大臣言辞恳切地说道。
赵宏却一脸为难地说道:“爱卿莫急,朕并非不想出兵相助,只是国内也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且出兵之事需筹备粮草、调遣军队,非一朝一夕之功。朕会尽快安排,你且再耐心等候些时日。”
外交大臣知道赵宏是在敷衍,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失望地离开了宫殿。
慕国使团见赵国无望,只好前往下一个国家 —— 魏国。魏国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国家,其国君魏启注重经济发展,对军事事务相对谨慎。
慕国使团来到魏国后,同样向魏启阐述了求援之意,并许下了丰厚的利益承诺。
魏启听后,思考片刻,说道:“慕国与容国之战,本是两国之间的纷争,魏国一向秉持中立原则,不欲卷入战争。然慕国的遭遇,朕也深表同情。若要魏国出兵,慕国需先支付一笔巨额的军费,以弥补魏国因出兵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外交大臣一听,面露难色:“陛下,慕国如今已财政困难,难以支付如此巨额的军费。但陛下若能出兵相助,慕国在战后定会全力补偿魏国,在贸易上给予魏国最大的便利,让魏国在慕国的商业利益远超这笔军费。”
魏启却不为所动:“空口无凭,朕如何能相信慕国的承诺?若没有军费,魏国难以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