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阵营分为左右,两山之间,是平时去往通城的大道。
将士们到达预定地点之后,除了扎营,便是广挖壕沟,建地堡,甚至挖山洞。
后方粮草和辎重源源不断的到来,藏于山洞之中。
南郡大军自然看到东燕人在北边两座大山上安营扎寨,但他们并未出击。
因为东燕营寨之前,有着严密的防护。
营寨外围都是用战车阻挡的,高高的木墙后方,有重兵防御。
南梁人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又或者是弓兵,投石车,不一定能砸穿战车。
要毁掉那成排的战车,攻击安营扎寨的东燕将士,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力气,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在阵前。
所以,南梁人并没有动。
他们就死死的守着南郡城,等着东燕人来攻。
东燕的将士们,占领了两座大山之后,在山上整整忙碌了五日,才算基本上可以了。
只要敌人不来进攻,大家就能吃好喝好,睡个好觉。
东山上一处突出的地方,视线范围颇好。
一眼就能看到南郡城整个城墙,一眼就可以看清下方所有的动向。
二王子燕北的营寨就在那突出的地方,以便观察全局。
而两座大山的侧翼,包括山顶之上也都有东燕将士警戒。
南梁人想绕过正面偷袭东燕人,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城,都会在东燕人的眼皮底下。
燕北占据那个突出的地方之后,又命令士兵就地修建了一些壁垒。
就算敌军知道这里住着主将,想来偷袭,得先过壁垒。
壁垒那些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哪是那么容易的。
而西山上,陆寻欢住在半山腰上一处开阔的地方。
那里挖掘的有山洞,堆放着无数的粮食和辎重。
他此时坐在山洞口,看着南郡北城门外那条平时被大家称为北河沟的护城河。
北河沟虽然只是被称为河沟,但实际上挺宽的。
又加上春季涨水,河面也挺宽的。
东燕将士要攻城,首先得过那条河。
但桥只有一座。
一座只有丈宽的吊桥。
而且桥还掌握在对方手中。
怎么过?
强行渡河而击,必然死伤惨重。
若不渡河,又怎么攻城?
总不能把投石车立在北岸,没完没了的砸吧?
要破城,终归需要登陆对岸的。
对岸,就是南郡城高高的城墙。
唯一的通道,就是北城门外那吊桥。
此时的北河沟,俨然成了大军攻城不可逾越的天堑。
除了正面进攻,其他方案并不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