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四合院:开局就带妹妹搬房> 第194章 改革顺利结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章 改革顺利结束(2 / 2)

对于这些坚持不懈的青年,何雨柱感到有些棘手却又有点同情。

他清楚地明白,让这些青年愿意不顾一切走这条路,除了一些用心叵测者外,多数人必定极度需要这样的工作,想要抓住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说心里话,何雨柱很想帮这些青年一把,可他的力量实属有限。

此次钢铁厂招工,经与部门协商后,计划招聘的也只有三千人。

而这三千个岗位中,除了保留给本厂和相关单位领导五百名额当人情礼物外,还须拿出五百个作为内定名额供给其他工人子弟的竞争。

余下的两千人,则按照上级要求,分给了东城区街道办事处和少数学校...

其实,在最初始商讨时,何雨柱他们根本未将这些知识青年考虑在内,当然也就未特意预留名额。

这是因为此时还是1977年,国家的知青政策并未改变,仍有大量的毕业生服从安排,扎根农村进行改造。

到明年底才会有所调整,那时才是大量知青回归城市的日子,届时京城将会出现数十万失职的知青,无所事事,甚至可能会为了生计而陷入违法犯罪,导致治安混乱,人心惶惶。

面对不断恶化的情势,上级不得不停止原有的模式,展开了大规模的“严打”

,严厉制裁数十万人,这让他们明白问题的严重,社会风气得到整顿,国家治安也随之提升。

何雨柱本以为到明后年会有许多知识青年返回,因此思索着能否加快钢铁厂发展,并希望能借此帮助国家安置一部分人,改善京城治安。

然而他未曾意识到,京城此刻已有一大批返城无业的知识青年。

正是那些频繁拦阻的经历迫使何雨柱决心派人调查近几年的京城知青回乡状况。

他这才了解到,虽然官方政策没有改变,但在形势转变下,知识青年回乡已不像几年前那样困难。

只要家庭关系足够,稍稍付出,通过当地医院开出假病退文档,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能如愿回城。

尽管这并不容易,但在首都北京、拥有数百万人口的政治核心地带,有能力让自己孩子回归者估计就有上万户,这意味起码已有数万知识青年归来。

比如根梗都能凭借秦淮茹的关系优先归乡,更不用说有秦淮茹背景的家庭肯定多得多。

这些人群里,多数人要么靠关系找到工作,要么顺承父母接力进入工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