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官人> 第一一三五章 人心所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三五章 人心所向(2 / 2)

正如赵王和张辅所料,这些粮商齐刷刷带着粮食南下,自然是有人在背后鼓动。但这件事实在太过简单,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因为赵王行事太过高调,以至于谁是他台面上的人,谁是他的后手,锦衣卫不费力气便查的清清楚楚。查清楚这些,只要简单的分析一下,自然就知道如果赵王在京中受挫,一定会退到通州再作他图。

同时也能清楚的知道,赵王这一手成败的关键,就在通州的粮商身上!不幸的是,王贤同样早就把主意打到这些粮商身上,因为大明朝实在太缺粮了,山东尤其如此,王贤根本凑不起大军开拔的粮草,以致空有大军却派不上用场。

找遍北方各地,也只有这些实力雄厚的通州粮商,能通过便利的漕运,将南方鱼米之乡的粮草,源源不断运到北方,然后囤积在通州的粮仓中,高价卖给京城百姓。是的,这些粮商甚至都没有自己的仓库,直接拿朝廷的粮仓来屯粮,也根本不担心会被朝廷侵吞,因为仓场侍郎以下全都被他们买通了……

所以赵王之前巡视通州粮仓,看到的拿满仓的粮食,并非仓场侍郎临时借调过来,而是原本就寄存在那里!

若是正常光景,想让这些手眼通天的大粮商献出粮食,简直是白日做梦。可眼下不是正常光景!王贤让人给那些粮商带话,告诉他们,他们的粮食已经被赵王盯上了!如果赵王篡位成功,还有可能注意点吃相,可如果赵王失败了,一定会退到通州,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对他们的粮食下手!

大粮商们虽然不是被吓大的,但作为商人,最在意的自然是自己的财物安全,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精神,纷纷从官仓中提出自家的粮食,装船运出通州。不过这时候,还没有人想要投奔太子。是王贤的预言实现后,粮商们发现赵王真的要在通州造反,这下全都吓坏了,他们很清楚,赵王一旦找不到粮食,肯定会杀他们泄愤,恐怕到时就算交出粮食,都不能保证安全了。

这时,有人在锦衣卫的授意下,宣称太子殿下已经到了山东,即日便将北伐,提议不如将粮食献于太子,等到太子坐稳江山,收益一定远胜于卖粮所得!

朱高炽在百姓心中,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又素有仁义之名。粮商们何其精明,焉能算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一笔账?马上就积极响应,几乎一夜之间,便携家带口从通州城消失的无影无踪,南下投奔太子来了。

誓师之后,太子亲自挂帅,以安远侯柳升为先锋,英国公张辅率中军,山东都指挥同知刘信、都督同知莫问率左路,青州卫指挥使刘俊、都指挥使许怀庆率右路,胶州卫指挥使刘阿丑、都指挥使二黑殿后,各路共十万兵马,连带随行的民夫合计号称二十万,浩浩荡荡往通州进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