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遇安说这话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没有重建的圆明园。
历史是容易被人遗忘的,如果没有一些实质性的标记,很快就会湮没在史官刀笔之下。
而且当初修建定乾宫时,不可谓不劳民伤财。若如今再来一次,手头有限的资源也是调拨不开的。
荆州刺史和丹阳郡守畏惧孟遇安手握兵权,只把她当做汉末割据的军阀,对于她的决定也不敢多加批评,只能遵从。
孟遇安一向痛恨以力服人,然在大众观念尚未转变、生产力也尚未发展之时,只能暂时画起白脸,当一回曹操也罢。
修葺定乾宫的事就这么搁置了,孟遇安令郡守把财政人员都调配给重建民房上。
若是攻城之战,城中居民也未必会过度受害;但此次恰恰是最为残酷的巷战,房舍楼墙尽作了战场。
百姓无家可归,逃难者不计其数,建业街上说是门可罗雀也不为过。
没有人口,一座城就只能永远是死城。
修房肃道的工作从孟遇安执掌扬州大权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年底,才终于初见成效。
定乾宫还是破破烂烂的样子,但大街小巷总算有了点往昔的影子。
孟遇安向周边各州郡发出布告,招徕逃难流民重返家园,还承诺官府会给予补助。
人口开始有回流的趋势,社会运转逐渐走上正轨。
就在孟遇安治理扬州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襄阳的李允琛自然也得到了风声。
不出意外,他再次对贺令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你看到了吧令昌,孟遇安这是占州为王,只怕马上就要自立为皇了。”
贺令昌不敢苟同:“可遇安所做皆是对百姓有益之事,若因此而怀疑她心怀不轨,那天下清廉忠臣岂不要人人自危了?”
李允琛压制住心中强烈的不满,平静说道:
“好,那就拭目以待吧。可是令昌,我奉劝你一句,大丈夫当断则断,这样的女子不值得你付出这么多。”
贺令昌低声沉吟:“我何尝为她付出过什么呢......”
回到自己的住处后,贺令昌遇见了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