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勿用取女”这一告诫,则直接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这种不符合传统规范的女性在婚姻选择上的否定态度。它反映了古代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涉及家族利益、社会秩序维护等多方面因素的重要社会行为。从《周易》所蕴含的思想层面来看,这一卦辞也深刻体现了“扶阳抑阴”的理念。在《周易》的哲学体系中,阳被视为具有主导、积极、创造等正面特质的力量,而阴则相对处于从属、顺应的地位。当女子表现出过于强势的“壮”态,便被视为阴阳失衡的一种表现,不符合天地间正常的阴阳运行规律,故而不被提倡进入婚姻关系。这种对阴阳关系的理解和对婚姻观念的界定,虽然带有古代社会特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社会秩序、家庭和谐以及宇宙自然规律之间相互关联的深入思考。
三、彖传阐释:阴阳相遇的深远意义与时机的关键作用
彖传对于天风姤卦的阐释,犹如一位智慧的长者,细细剖析着卦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姤卦的精髓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这段话首先明确指出姤卦的核心意义在于“遇”,也就是阴阳两种力量的相遇。这种相遇具体表现为柔遇刚,即阴柔的力量与阳刚的力量相互碰撞、相互结合。然而,对于“勿用取女”这一卦辞,彖传进一步解释其原因在于这种柔刚相遇的情况若是在婚姻关系中出现,即女子过于强势(柔过刚),是“不可与长也”,意味着这样的婚姻关系难以长久维持。
但彖传并未仅仅局限于对婚姻层面的解读,它紧接着将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宇宙之间。指出“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当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相互遭遇、相互交融时,世间万物才能够蓬勃生长、彰显出各自的特性。这表明阴阳相遇并非只是在特定的婚姻情境中有影响,而是贯穿于整个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之中。只有当阴阳两种力量恰到好处地相遇、结合,万物才能得以繁荣发展。
同时,彖传还强调了“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这里的“刚遇中正”意味着阳刚的力量在遇到具有中正之德的阴柔力量时,将会使得天下的人伦教化能够得以顺畅推行。这说明阴阳相遇不仅关系到自然万物的生长,还与社会的人伦道德、文化教育等方面密切相关。而且,彖传最后着重感叹“姤之时义大矣哉!”,突出强调了阴阳相遇的时机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在不同的时机下,阴阳相遇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只有在恰当的时机实现阴阳的相遇与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姤卦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推动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