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风水卜卦> 第1章 奇经八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奇经八脉(2 / 2)

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蹻于臑腧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在耳后发际陷中,上脑空承灵后一寸半,夹玉枕骨下陷中、承灵正营后一寸半、正营、目窗后一寸、目窗临泣后一寸、临泣、在瞳人直上,入发际五分陷中。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眉上一寸,直瞳人相对,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本神直耳上入发际中。凡三十二穴。

二维为病

越人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又曰: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溶溶缓慢貌。

张洁古曰: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营为阴,主里。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阴阳相维,则营卫和谐矣。营卫不谐,则怅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何以知之?仲景云:病常自汗,是卫气不与营气和也。宜桂枝汤和之。又云:服桂枝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此二穴,乃阳维之会也。谓桂枝后,尚自汗发热恶寒,其脉寸浮尺弱而反烦,为病在阳维,故先针此二穴。仲景又云: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桂枝汤主之。

又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三阴之交。太阴证,则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证,则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主之。

李濒湖曰: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寒热之证,惟二经有之。故阳维为病,亦苦寒热,盖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邪气在经,内与阴争而恶寒,外与阳争而发热,则寒热之在表而兼太阳证者,有汗当用桂枝,无汗当用麻黄,寒热之在半表半里而兼少阳证者,当用小柴胡加减治之。若夫营卫惵卑而病寒热者,黄芪建中及八物汤之类主之。洁古独以桂枝一证属之阳维,似未扩充。至于阴维为病,主心痛,洁古独以三阴温里之药治之,则寒中三阴者宜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