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屈尊归来> 第23章 曳白案,状元被顶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曳白案,状元被顶替(2 / 2)

后来,杜甫的《大礼赋》被唐玄宗李隆基看到,唐玄宗大惊,赶忙叫来李林甫,质问为何这样的人才未被朝廷重用。李林甫心中憋闷,只得将杜甫安排到集贤院任职,但对杜甫更加反感。

《进三大礼赋》

臣甫启奏:臣生于陛下治下淳朴之世,悠悠四十载矣。长久与麋鹿同群共处,浪迹于陛下之丰草长林,自弱冠之年始,至今未改。岂九州牧伯岁贡之时,不将豪俊之士荐于外耶?岂陛下明诏之下,不侧席而思贤能于中乎?臣性愚顽,静处无所可取,由此知命,沉埋于盛时。不敢依违两端,不敢激昂陈词,唯以渔樵之乐,默默自遣而已。

近日,臣卖药于都市,寄食于朋友。窃慕尧翁击壤之讴歌,恰遇国家郊庙之大礼。不觉手足蹈舞,形诸篇章。如吮甘液之甜美,似游和气之温柔。声韵渐广,卷轴留存。此赋亦为古诗之流,希求合于述者之意。然臣之词理质朴如野,终不足以拂天听之崇高,配史籍而永久。恐倏忽先于狗马而逝,遗恨九泉之下。

谨稽首投延恩匦,献纳上表,进呈明主《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有事于南郊》等三赋,以闻陛下。臣甫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进三大礼赋》创作于杜甫困守长安十年的阶段。

当时杜甫客居长安,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这三篇赋进呈,是杜甫在考试或求荐等入仕方法不成功之后,采取的另外的干禄办法。所以《进三大礼赋》的创作处于杜甫人生中困守长安(35 岁 - 44 岁)这一阶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