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讲粮食育种,怎么选优良植株,怎么避免花粉互相影响。
也讲一些力学知识,怎么省力,水力落差小的地方怎么运用水力灌溉。
粪肥的发酵,旱厕的改造和安全问题,肉猪饲养,人畜粪便混合发酵的利用等等。
有人认为他在乱说,不理他甚至驱赶黄平一行人,遇到这种村子,田庄,黄平只是偷摸给孩子们讲些小故事就跑了。
遇到愿意让他讲的村庄,黄平就多留几天,多讲些杂七杂八的。有人当乐子听,有人认为可以考虑,有人觉得可以试试,不一而足!
走了半个月,黄平一行才到达曲周。
曲周可比曲梁气派多了,城内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茶肆酒楼沿街林立,不过多是往来行商在互相交流。
黄平的马车虽然奇特高大,但是一应内饰形制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加上张安给的文书,顺利进了西城门。
拿着路引找到了驿馆落脚,留木匠和易珥石在这里看行李马车,黄平等人就去逛街,看风土人情去了。
从西市一直晃荡到东市,这个时候的街市其实没什么好逛的,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衣裙都是买布自己做。
金银首饰等好东西都是订做,只有一些做工精细的木饰品在售;其他的多是蔬菜,碗瓢等日常用具。
逛了一圈,也就张灵买了一个小簪子,黄平几人都是短发,用不上。
现在众人都已经习惯别人看自己短发的怪异目光了。
一开始进入曲周治下第一个村的时候,黄平一说要讲学,就被村老带人给揍了,说他们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圣训都能丢掉,能讲什么学,能教什么好。
当时黄平也是在鸡泥村和曲梁待久了,忘了外面还在留长发,束冠的事。
后来想讲学的时候都是先介绍一下自己等人都是因为瘟疫没死,以发代首表示死过一次了,从今往后用这干净爽利的发型活出新人生。
正所谓换个发型换个头,美好人生重新走。
曲周城那么大,就没这个必要见人就解释了,人家也不在意,顶多记得碰到过几个光头不孝子背后议论一下。
黄平几人个个都是孤家寡人,还真不怕别人说闲话,反正自己也听不到。
黄平来逛街,其实是想看看有没有能把金银铜拉成线的工匠,事实证明,即使西汉就有金丝这个工艺了,但是直到汉朝快要完蛋的今天,这拉金线银线铜线的手艺,都还是没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