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从纨绔到暴君> 第63章 麻烦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麻烦事(2 / 2)

而现在,常经文也暂时任命了一些军官作为各卫的代指挥使。

之所以是代指挥使,而不是正指挥使,这是因为兵部的任命文书还没下来。

像卫指挥使这种职位的武官,不论是现在,还是洪武年间,都是需要兵部审核,皇帝朱批才能生效。

而像山东都指挥使这样的职位,可以任命千户及其以下的官职。

像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官职,需要上奏朝廷。

他做不了主!

所以是代!

不过后面皇帝的任命下来,他们这些人也就可以转正了。

现在常经文重新把各卫指挥使的职责给划分了一下。、

各卫指挥使,已经不再具备统兵的权力,统兵权收归山东都司衙门负责。

其实常经文的这种行为是不符合规矩和规定的。

但没办法,谁让常经文把之前的指挥使给宰了,然后现在还是战争时期,特事特办,下面的各卫代指挥使也不可能说什么,更不敢。

各卫指挥使的职责就是屯田以及打造武器装备,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纪匀给到处找来一些工匠后,常经文又让一些流民去跟着工匠学点手艺,然后分配到各个卫所。

而统兵权收到都司衙门后,常经文也对军队的编制和官职任命做出过一些调整。

以前的什么千户,百户啥的,那是真的统辖之民有一千户之上的军户。

每一个家庭出一名兵,一个千户统帅一千一百多名士兵,是不是一千户之上嘛?

不过现在不需要了,由低到高,则是由小旗、总旗、百总,千总等由低到高的进行。

而千总则是统帅一千一百多名士兵,其中包括他自己的亲卫队。

五个千人队为一个营。

营设立参将统帅,参将有直属的指挥部,亲卫队,传令兵,辎重等组成。

一个营的兵力大约是六千人上下。

在营之上,本来常经文还准备设立军这个编制的。

军这个编制,自古以来就有,其中在宋朝时期,使用的最为频繁,到了明朝使用的就不多了。

基本上就是属于临时编制,只有当爆发大战时,由皇帝下旨组建,然后再差遣一名武将前去统帅。

只是常经文没设立的原因是,他手下没这么多人才。

现在,常经文最想要的就是将才,越多越好。

目前他手底下,连营参将都是属于赶鸭子上架。

其他的千总啥的,基本上都是矮个里面拔高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