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荒政体系在支撑大明朝两百年后,也扛不住了。
所以,一个家庭出一个年轻人来当兵,这完全就是没压力的。
何况,常经文可从未克扣,拖欠过他们的粮饷。
那都是足数发放的,保证每一个士兵都能吃饱饭,拿到满饷。
所以说,常经文在他们的心中,地位能低吗?
虽然常经文才十六岁,但这并不影响。
有些时候,年龄并不是绝对的,就像是现在一样。
常经文策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军阵。
接受了无数士兵的注目礼。
突然,常经文回过头到了大军阵前的中央。
勒住战马的缰绳,任由战马前蹄踏空。
“明军将士们!”
常经文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军阵前,传出很远很远。
他的声音传进了无数人的耳中。
更是将无数将士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一直以来,我的心中都有一个伟大而又难以实现的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能在田埂边看到农夫在辛勤的劳作,孩童在书院进学。
我们家中的妇孺能在家中织布,在家中纺织,做好饭菜,等待自己的丈夫归来。”
常经文的声音让无数将士的脑海中想到了那样一幅画面。
夕阳西下,农夫们扛着锄头开始回家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厨房内,都冒出了做饭的烟火气。
阵阵饭菜的香味飘向全村。
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刻,一家人坐在桌前,享受着劳动果实。
孩子从书院回来,向父母述说着他在书院的趣事。
这对他们而言,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但常经文的声音并未结束。
勒住缰绳,缓步而行。
他的目光扫过一名又一名的明军士兵。
“夕阳西下,一家人坐在桌前,享受着家和万事兴的和谐。
眼中有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没有饥饿与困顿,在哪一个天下,我们都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但这一切,在我踏出京城的这一刻消失了。
累累白骨触目惊心,路边枯骨在述说着这个世道的艰辛。
百姓们食不果腹,妇孺们衣不遮体,孩童们的眼中只有对食物的渴望。
所以我来了,我给将士们分发田地,我给你们分发粮食和银子。
我希望你们能够过上我所希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