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大清的故事> 第48章 改土归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改土归流(1 / 2)

鄂尔泰上任没多久,就听说贵州的苗民老是被当地土司欺负,逼得苗民们联合起来造反。朝廷派了兵去镇压,可刚镇压下去,没过多长时间,这些苗民又造反啦,来来回回的,可把清政府折腾得够呛,还浪费了好多人力物力。这个问题在顺治和康熙朝都没解决。于是呢,鄂尔泰就给雍正皇帝上书,说了自己的想法,他的策略是“能抓就不杀,能让他们自己投降就不逼着他们”。雍正知道后,很快就批准了鄂尔泰的方案,这个想法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改土归流制度。啥是改土归流呢?就是把当地的土司制度取消,改成流官制。流官制就是直接让朝廷派官员去那里当官啦!

吐司制度啊,即“以夷制夷”的策略,亦称羁縻政策。传统的中原王朝将自己视为华夏中心,四周的民族为四夷。认为这些边疆民族居住的地方贫瘠,“得其地无益,得其民无用”,因此采用了“以夷制夷”的政策,封赐边疆民族首领虚名官职,令其向中央朝贡。

从元朝就开始实行啦,像云贵川,特别是川西地区,在历史上那可一直都不归中原王朝管哦!云贵地区大家都晓得。川西地区好多地方呢,属于吐蕃。所以那个地方呀,朝廷管起来可有点困难呢,毕竟不是汉族聚居的地方嘛。那朝廷对这些地方咋办呢?任命你当长官,正三品哦!不过呢,你们家可以世袭罔替,所以这地方基本上就跟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差不多。这些小王国呀,在自己的领地上那可真是想干啥就干啥,欺负男人,霸占女人,坏事做尽,朝廷拿他们也没办法。还好鄂尔泰提议改土归流,这不仅消除了土司制度的弊端,还加强了朝廷对当地人的管理呢。对于那些不法的土司和造反的苗民,剿抚并用,效果那是相当好。20 年来的苗民叛乱,在鄂尔泰手里一年时间就给平定了。而且这政策,对后世影响可大了去啦!

但土司们怎会轻易放弃世袭特权?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爆发了多次冲突。例如在川南,乌蒙土府、镇雄土府等多次叛乱,军队达数万之众。鄂尔泰派军镇压后,最终平定了四川土司之乱,随后将东川、乌蒙、镇雄三地并入云南。在云南,被废的镇沅土府首领刁瀚不肯交出土地,引发叛乱并杀害镇沅府知府刘洪度。清军闻讯后迅速反击,平定了叛乱。清军继续西进至滇西,直至孟养土司。此前,明朝曾动用12万大军未能彻底平定孟养,土司一度逃至缅甸。鄂尔泰则深入数千里,彻底剿灭了滇西的土司势力,实现了地区的彻底改土归流。

最后雍正一口气废除了 80 多个土司呢!要知道,在明末清初那会儿,全国可有大约 800 个土司,主要分布在湖广、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甘肃、青海和西藏这些地儿。雍正时期觉得甘肃地区的土司不用改,青藏地区呢则实行了流土结合的政策,所以全国还是保留了不少土司哟。这些剩下的土司呀,除了在川西还有点儿势力,其他地区的基本上都是没啥权力的小土司啦,他们也只能慢慢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咯。虽说鄂尔泰在西南地区推行的“改土归流”有那么些问题,像过程中闹了好几次武装冲突,强制性措施也没完全考虑当地民族的习俗,强推汉化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让民族矛盾更严重了。不过呢,从大的方面看,“改土归流”还是好处多过坏处的,这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雍正的做法那可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给国家的长远发展和边疆稳定打下了好基础呢!

除了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外,鄂尔泰在治理地方上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深知边疆地区民族众多,习俗各异,因此在推行改革的同时,也注重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他通过设置州县、增设郡县等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他还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善民生,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