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大清的故事> 第70章 教育的重要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教育的重要性(1 / 2)

第二位走上乾隆老师岗位的大佬,非朱轼莫属。这朱轼可不得了,康熙三十三年的进士,康熙四十八年便出任陕西学政,这职位在当时可相当于省里的教育厅厅长。朱轼一上任,便大刀阔斧地推行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学说,倡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可真是振聋发聩,直击人心啊!

朱轼不仅自己信奉这些道理,还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们知礼诚信,一时间,陕西学风焕然一新。他的政绩自然也是杠杠的,屡屡受到朝廷的嘉奖和提拔。到了雍正年间,朱轼更是高升,进入尚书房,官至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啊,这可是六部之首,掌管着官员的选拔与任命,权力不可小觑。

不过,说到六部的设置,这里有个小趣闻。明朝的南京和清朝的盛京,虽然都有完整的六部机构,但唯独缺少吏部。为啥呢?因为选拔官员这事,得全国统一标准,不能让地方自行其是。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吏部就成了摆设,其他部门也多半是个闲差。但在实际运作中,六部尚书里最有实权的,还得数户部尚书。毕竟,谁让户部掌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呢?

朱轼虽然身为吏部尚书,但他的才干远不止于此。他还兼任太子太傅和文华殿大学士,可谓是文武双全,威望极高。乾隆皇帝对这位老师的敬重之情,也是溢于言表。朱轼的教学方法既严格又富有启发性,让乾隆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治国理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君主。

话说朱轼大人在任期间,家里接连出了两桩大事——家人病故。按常理来说,这样的情况下,朱轼应该离职回家守孝。然而,两朝皇帝却特批他可以继续在职服丧,这待遇可是相当不一般啊!看来,朱轼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等到朱轼接任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和其他皇子的老师时,弘历已经十二岁了。在此之前,小学老师富察福敏已经把弘历的基础打得相当扎实。富察福敏可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弘历的课业成绩也是相当不错。但俗话说得好,“学海无涯苦作舟”,弘历的学习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需要进一步深造。

此时的弘历,正处于少年时期,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都还在不断发展中,尚未定型。这就像是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苗,需要精心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朱轼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丁,用他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弘历一步步走向成熟。

朱轼的教学方法既有严格的纪律,又有灵活的启发。他不仅教授弘历治国理政的知识,还注重培养弘历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弘历在朱轼的教导下,逐渐形成了宽厚仁慈、勤勉好学的性格特点,这些特质在他日后成为一代明君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朱轼对弘历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授,更是一种人格上的塑造。弘历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英主,离不开朱轼这位良师益友的悉心教导。这段师生情谊,也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佳话,流传至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