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大清的故事> 第47章 海运皇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海运皇粮(1 / 2)

道光六年正月,阳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第一批 100 多艘商船宛如一支庞大而壮观的迎亲队伍,旌旗飘扬、鼓乐喧天,浩浩荡荡地扬起风帆,向着北方破浪前行。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这些商船源源不断地驶来,仿佛一串串紧密相连的糖葫芦一般。它们首尾相接,绵延不绝,总数竟然多达 1300 余艘!如此规模宏大的船队依次抵达天津大沽口,场面之震撼令人瞠目结舌。

船上装载着满满的粮食,颗粒饱满,堆积如山,没有丝毫损耗和遗漏。更为惊人的是,这次运输所花费的运费相较于以往节省了整整 36 万两银子!当这份详细的奏报呈送到道光皇帝面前时,他不禁喜出望外,脸上绽放出如同中了巨额彩票般灿烂的笑容。

兴奋之余,道光皇帝毫不犹豫地下旨,立即从国库中调拨出 20 万两白银,将多余的粮食尽数收购并入库储存起来,其情形犹如精明的商人囤积货物以待高价售出。一时间,宫廷内外皆沉浸在一片欢乐与振奋之中。

到了道光七年八月,陶澍那是信心满满,上了一道奏折,说:“皇上啊,以后江苏的漕粮运输,咱们都改海运吧!”他本以为道光皇帝会拍手叫好,没想到道光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不行,以后还是以漕运为主。”

陶澍一听这话,只觉得心里像是吞进了一只令人作呕的苍蝇般难受至极。他眉头紧皱,暗自思忖道:“这海运相较于漕运,不仅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成本还低廉许多。如此显而易见的优势摆在眼前,为何英明神武的皇上就是不肯应允推行呢?”

事实上,道光皇帝心中自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账目。他深知漕运体系庞大繁杂,其背后所牵涉的人员众多,竟多达一百余万人之巨。这些人或直接从事漕运工作,或是依赖漕运相关产业为生。倘若贸然将漕运改为海运,那么这上百万的人口瞬间便会失去生计来源,成为无业游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