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定府不是一般的地方,当初北定府的人也曾起兵,只是现在没什么有能力的后人了而已,去了是白捡功劳,不能派武将去,可惜可用的儿子都已派了出去,不然也轮不到永王。
既然是去捡功劳,他不得不想起赵弼,那是他跟懿德的儿子,得给他弄些功劳,有军功和没军功是很不同的,皇子们至今没封王,一方面是考虑削藩问题,现在他想给赵弼封王了,私心想着,他是属意赵弼做太子的,但赵仪没大错,还有功,不好废黜。
心中一有私心,就开始琢磨,片刻后道:“十九弟素来荒唐,朕欲派一皇子给他做监军。”
此话一出,大臣们都在心里吐了口唾沫,啊呸,明明是去捡功劳,说什么监军,永王哪里荒唐?近几年好得很!
但谁也没说什么,只等明德帝后话,他见无人反对,也无人赞同,心中恼怒,便寒声道:“朕欲让皇四子弼做监军。”
“不妥。”杨仲立刻站出来反对,想起在宫门口秋樘始和颜时忍的话,他反对得很坚定,这回旧党的人又凌乱了,杨大人这是怎么了?
也不怪他们,杨仲都还没开始游说,他们并不知杨仲已然叛变,就像当初在王宽祁的事选择明哲保身一样。
明德帝青筋直冒,“杨爱卿觉得何处不妥?”
“此去北定府在北方,而四皇子在西凉,老臣以为时间上来不及,且四皇子并无出征经验,贸然监军不合适,更则太子尚无军功,理应由太自任监军。”
昨日赵淑将信送到谢府的时候,几个老狐狸便秘密碰了头,早已想好对策,连明德帝的心思都猜得准准的,想让赵弼上位,先问问他们答不答应!
明德帝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偏偏此时谢运等人站出来齐声高呼:“臣附议!”
这回,换成支持太子的占了多数,明德帝都觉得莫名其妙,太子外家都没有,可谓是势单力薄,但没想到还有如此多的人支持。
可他不甘心,又找了理由,“太子在江南,时间恐怕也赶不及。”
“太子可走水路,很快,且帅先行,监军押后,也无事,老祖宗的规矩不可更改呀皇上。”杨仲连老祖宗的规矩都搬出来了,太子都没军功,一个庶出皇子竟然先有军功,不像话。
反对得坚定,连说出口的话前后矛盾都不顾。
“可是阿君伤重,朕怎好让十九弟出征?”私心之下,连国朝面前无私事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