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学员都是农民的子女,他们对农业有着天然的感情。
"我爸就是用你们的智能农具,"一个学员说,"看到他轻松了很多,我也想为家乡农民做点事。"
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方向。我们开始探索"技术+情怀"的培养模式,既传授专业知识,也培养服务意识。
第一批学员毕业时,我特意问他们:"为什么选择留在农业领域?"
"因为看到了希望,"一个学员说,"科技真的能改变农民的生活。"
"而且这里有共同的理想,"另一个学员补充,"我们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在为农业的未来努力。"
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感到无比欣慰。他们将把我们的理念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农民受益。
晚上,我和季雪散步时聊起这事。
"记得咱们刚开始时,也是这么年轻气盛,"她笑着说。
"但现在我们更成熟了,"我说,"知道该怎么引导这些年轻人,避免他们走弯路。"
远处的农田里,夜色中闪烁着智能农具的信号灯。这是新时代的星光,照亮着农业的未来。
而我们羽队,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蜕变,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团队,成长为农业创新的引领者。
"林羽,你说我们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挑战?"季雪问。
我望着星空:"管他什么挑战,只要我们始终记得初心,就一定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