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机器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轮滑。
一个人在地头搅轮滑,轮滑扯着线完成整个拉犁的过程。
但是,整个拉犁的过程又必须是平稳进行的,因此,在进线口的位置,林颖做了一个固定轮滑。绳子需要通过这个轮滑,才能到大轱辘上。
这样,不论轱辘上的线是什么样子,线与犁一直是保持直线,不会来回晃动。
当然,事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同于井口上面的轱辘,力是向下的。只要固定住两边就不会倒。这个力度是向前的。如果这边不够稳,一拉轱辘就会倒。
因此,这轱辘的地盘一定要稳才行。
可是,如果底盘做的太重就不利于来回的移动。
第一次出来,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轱辘倒了。后来,林颖想着用石头压在下面,但是除非压得石头大,否则,还是会倒。
再后来,林颖往轱辘后面拉了一股绳绑在了树上,下面压着石头。这次轱辘没倒。
可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树,总不能在哪都立个桩子。
直到林颖自己站在了后面才幡然醒悟。
这里正好需要一个人去搅动轱辘,那她为什么不能让这人在后面搅动?因为搅动的方向变了,林颖只能利用齿轮来改变方向。
这一开窍,林颖的思路就豁然开朗。她也不局限于用手搅轱辘而。而是跟台锯那样。直接用脚踩踏。
利用缝纫机原理,踩踏转动齿轮,齿轮转动轱辘。轱辘拉扯线。
因为人站在上面,这台机器就不会被拉扯倒下。
为了省力气,轱辘跟齿轮就必须做的大一些。
林颖跟赵青淮抬着机器来到了一片空地上,如今地面还没解冻,他们是趁着天气好,今天主要试试会不会省力的同时,这个轱辘不会倒。
这已经不是林颖第一次试验了,当大家看到林颖又拿着东西出来,一个个也都跟在后面看着凑热闹。
这次正巧张善林也休息。看着这么热闹也跟了过来。
当林颖在后面扶着梨,让赵青淮在前面踩脚踏板。齿轮转动的一瞬间,因为地下是冰并并没有扎进去,而是一下子划出去一节。
林颖下意识的拉住了犁,但是为了防止绳子断裂,她又不得不收了一些力度。
结果却因为地面冰滑,她也被拉着往前走。
这个力度拉犁绝对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