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人来人往,支了不少红顶塑料帐篷来给渔民就地摆摊,这个点已经赶不上最热闹的时候, 只剩下寥寥几个渔民吆喝打包便宜。
两个人一过去,就有个精瘦的男人迎了过来,分烟的动作尤其熟练,“小迟,你要的都留了,这船的带鱼特别好。”
“谢谢哥,回头你报个数给我。”边上有人推着水箱路过,迟绪的手下意识找了找林霁予的位置,把人牵在了手里, 避免她笨手笨脚碰到人。
“霁予,带鱼你想怎么吃?”码头边上的海鲜大排档,老板清点完迟绪带过来的食材后,拿了个粉红色的记账本等着她们挑做法,“清蒸吗,还是红烧?”
“烧白萝卜?”许久没吃这道菜了,久到林霁予都快忘了,原来带鱼还可以和白萝卜一起烧,“可以做吗?”
“可以的,小绪也爱吃这个菜,”老板动笔在记账本上写下,间隙里还给迟绪递了支烟,“喝酒吗?来两杯?”
“不了不了,”迟绪笑着摆摆手,“叔,你有老黄酒的话帮我灌一瓶带走,开车过来的,喝不了。”
“行,那喝什么饮料你们自己去前面拿。”
看起来……老板同迟绪也是相熟的。
“他也是你的房客吗?”林霁予颇有种“来了迟绪地盘”的错觉,哪儿哪儿都是熟人,光烟都收了快半盒了,难怪烟民戒烟难于上青天,有时候还不仅仅是自觉就能克服的事,环境里处处是诱惑。
“他不是,但这排挡是老字号了,小时候我爸总带我和我妈过来吃,我们很少在家里做饭,基本都是吃外头的,”迟绪慢慢悠悠给林霁予烫了碗筷,“后来我自己过,放了学就打车过来吃,靳城家常菜,手艺是这个。”
迟绪忍不住给林霁予比了个大拇指,“去年店在网上突然火了,好多美食博主都来探店,就十一假期,我中午过来想对付一顿,结果等座排队的人排了快有五十米,我连店都没走进来,这才来得少了。”
好在网上的热度总是一阵一阵的,过了那个时间段,现在也就周末和假期人会多一些,平时过来还是能有桌的,“倒是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