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厂长办公室后,门卫说“厂长,这就是何大清的儿子,旁边是他闺女”。何雨柱马上和娄半城问好并介绍到自己:“娄厂长,我是何大清的儿子何雨柱,在丰泽园李荣乾师傅手下学艺已经快好几年了,别看我年纪小,从小跟着我爹学艺,已经有10多年做菜经验。这是我爹写的信。”说着把信递给了娄半城。
何雨柱先把自己经验说出来,毕竟自己看上去那么年轻,这时候都看资历,万一人家不重视,扔到食堂洗菜,那薪资待遇可就少了。以后过日子不得紧巴巴得。再把何大清的信拿出来这不更有说服力。
娄半城原本以为来了个大师傅,可是一看这半大小子就没了兴趣。可是何雨柱的这几句话又让他很是诧异,毕竟丰泽园的大师傅都是有所耳闻的。
做生意的少不了生意场上的应酬,酒桌文化,平时吃开心了也就认识认识做菜的师傅,这样几个楼的大师傅的名气也是传开了。能在丰泽园大师傅手下出来,也应该有些本事。
接着看了看何大清的信,里面也是简单介绍了何雨柱,说他厨艺可以顶替自己岗位,自己这些年受厂长恩惠,自己突然跑了,给自己找了个接班的,希望有机会再感谢娄厂长,都是些体面话,听着就行。
娄半城这时也没事,便想试一试何雨柱的水平,说到:“走,我这也正好闲着,尝一尝,小何师傅的手艺”,在去食堂的路上得知何雨柱学习的是川菜更加有几分兴趣。
毕竟自从何大清走了,食堂的饭菜水平确实下降不少,仅有的几个师傅,炒炒大锅菜也就能吃,做的小炒菜那是一言难尽。这时候没有抖音,也没有网络,做菜传承都是师徒父子。想学就得拜师,哪里能和后世一样,一搜教程一大堆。
再说现在是私人厂子所以厂长和领导层也像公家那样说是和工人吃的都一样。
说话间几人就来到了食堂,正好遇到食堂主任也在不用去叫了。食堂主任李雨泽还想,咋厂长来这里了,一听介绍想起易中海说是引荐的事。咋和厂长一起来了,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只是听易中海说自己和何大清关系好,帮自己引荐啥的。看来这易中海老小子不老实,并不是他自己说的那样,以后得注意这个人。怕不是到时候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