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还想等棒梗到了年纪再转户口,啧啧啧,我看这事可不好办哟!哪有那么容易就占到国家的便宜呀。”
闫大妈的话让闫阜贵一怔。他皱起眉头,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可不是嘛,要是等棒梗上学的时候,说不定又会有什么麻烦事呢。
而且城里的学校现在可不收村里的孩子!搞不好最后还得回村里去上学喽。”
想到这儿,闫阜贵晃了晃脑袋,叹息一声后说道:“得,不想了不想了,想多了也没啥用!
来来来,快给我拿双筷子来,我也跟着吃一口。今天居然没蹭到这顿饭,亏大了!”
闫大妈听了丈夫的话,不禁面露忧色,急忙问道:“那老师那边,你到底打算咋说呀?可别因为这事儿把关系弄僵了!”
闫阜贵一听,脸上露出一丝坏笑,得意地回答道:“嘿嘿,你就放心吧。我就是先去探探口风,还没正式跟人说呢。
我本来想先从柱子那儿得点好处,然后再去找老师谈这事儿。”
闫大妈听完,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对着闫阜贵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哟,老闫,还是你有办法啊!这主意真棒!”
得到妻子的夸奖,闫阜贵心里美滋滋的,只见他喜笑颜开,兴高采烈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好像摆在面前的不是普通饭菜,而是美味佳肴一样。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四合院的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闫大妈像往常一样,搬了把小板凳坐在院子里,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跟周围的邻居们闲聊着家长里短。
不一会儿,话题就转到了何雨柱身上。闫大妈绘声绘色地讲述起自己想象中的事情经过,众人听闻,纷纷凑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闷不吭声的贾张氏,冷不丁地张嘴了,脸上挂着幸灾乐祸的笑:“哈哈,我老早就讲了,这傻柱子能寻到啥样的好姑娘?
杨文江好心给他介绍城里姑娘,可人家压根就看不上他。
瞅瞅,寻来寻去,到头来不还是只能找个村里来的小丫头。真是白费劲瞎闹腾哟!”
贾张氏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舒坦。这不,听说何雨柱找了个农村姑娘,就急吼吼地想借着这个由头狠狠讥笑一通。她越说越起劲,好像把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这事儿给忘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