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论起汤山之变来,褒贬不一,然而主流定论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老头子仍一意孤行养内战,官兵离心,民众离德,若非此变,也许南方难逃分崩离析之结局。
而事变的开头,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根本看不出丝毫异兆。
去汤山是为了养病。通过一系列银弹攻势,譬如之前派师鹤徵直接用飞机拉了三万两黄金给鄂系做军饷,鄂系督军笑逐颜开,顿允倒戈;又譬如拉拢粤系陈占元,许诺他们如果出兵,既有地拿,又有官升;又譬如联系时任湘备警卫总司令的老部下邵永祥,对赣形成合围之势;再譬如策反聂容川得力部下,像陆汉南,诱之以利,动之以情,诸如“年余以来,党国多故,叛变纷起,不能不痛定思痛、惩前毖后,拟纷乱平息后,邀约各省各军代表,制定约法……以国家政权奉还于全国国民。”语气不可谓不恳切、自讨不可谓不深刻,让汉子们油然而生天下将待我去扭转的壮志豪情。
三省联盟瓦解就在眼前,虽然此刻战场胶着,然待时机一到,各方策反工作成熟,分攻合击,届时不信不置刘氏于死地!
他这样想着,因此听从医生的建议,去汤山休养一个星期。当然该带的人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只是随行者不多,专员夫妇、新上任军统副局长志得意满的廖钤、旧伤未好因而特意被叫去说温泉可养伤的程祖望以及其他一些高官,侍从室与警卫组常备人员,到了当地前来接应的别动队……其实大家没来过十几次也有七八次了,都熟门熟路。
照例热烈招待,酒足饭饱之后泡温泉,兼之漂亮舒适的别墅,凉风习习,景色优美,一行人很快进入了放松状态。
尔后,深夜,枪声响起。
从开始至结束,事变不过短短三小时;而等真正协议完成、各方解决,花了整整一个多星期。
想来讽刺,跟原定的“疗养时间”倒正好相符。
在这一个多星期中,老头子从惊恐、到惊讶,到愤怒,到平静,到反思,一生最重大的转折,短短几天之内,醍醐灌顶般地完成了。
从担任崇德军校校长开始,靠着它起家,他拥有了长江中下游五省;接下来南征北战,不过是四十岁的年龄,他就成了最大的军阀;再然后,初步统一全国。然而,中央政权是最大的军阀政府,又是最小的中央政府;政党是最大的政党,又是最涣散的、如大染缸一般的政党。中原大战不可避免爆发,南北划江而治,他不甘心,沉淀两年后,他开始向德国、向日本、向美国取经,他追逐的是版图的统一,他希望缔造一个新的中国,然而,在这一步一步中,成就的仅仅是他自己,他由大军阀变成了大独裁者。
看似呼风唤雨,威望无匹。
然而,一切突然变得如此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