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步入的是天安门附近的南锣鼓巷,一个充满了老北京的烟火气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北京胡同。
南锣鼓巷(Nanluogu Lane),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交道口地区中轴线东侧 ,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呈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长787米,宽8米。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属镶黄旗,称南锣鼓巷。“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 。南锣鼓巷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巷,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仍然完整保留着元代胡同院落的独特肌理,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级最高且资源最为丰富的传统棋盘式民居区域。南锣鼓巷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蜈蚣街 。南锣鼓巷的形成可追溯至元朝大都城的兴建时期。在清代的乾隆年间,此地为镶黄旗的驻扎地;而到了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又被划归为内左三区;进入民国时期,则变成了内五区的一部分。南锣鼓巷曾经汇聚了众多高官显要与文化名流,不仅完好保存了众多历史悠久的胡同与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还因名人故居而沉积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南下洼子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1990年,南锣鼓巷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
2022年3月,南锣鼓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南锣鼓巷最有名的茶馆包括虫二茶楼、鼓巷茶馆、老北京茶文化园和禅茶一味馆。
虫二茶楼:这家茶楼是南锣鼓巷内一家知名的茶楼,名字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虫二”,寓意深远。茶楼提供多种茶叶品种,环境优雅,是传统茶文化与现代休闲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