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阳水村北面小小阳山山脚下的那片高地人头攒动,全村几乎每家都来了一人,来帮陈玉华盖房子。
陈玉华和沈秀娣携着两个女儿,早早地来到这里,手中提着的祭品和香烛。
今天是要起房屋动土,自然是要向土地爷献上祭品和香火,请他保佑一切顺利平安。
今天族长和里正都来了,他们两家的儿媳妇也搬来了宗族里的两口大铁锅,负责给村民们做午食。
严铁牛也带着五个泥瓦工师傅来了,正用墨斗和白灰在红土地上画地基,等会儿动土仪式过后,便是挖地基。还好因为是红土地,没有多少杂草和树木,不妨碍他们的工作。
吉时将至,临时搭建的供桌上,生鲜贡品琳琅满目,其中一条肥硕的猪后腿格外惹人注目。待土地爷享用过后,这条猪腿将化作锅中美味,成为众人的午食。
“华子大气!”村民们议论纷纷,对陈玉华的好感度大增。
阳水村虽然临近合水镇,但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生活水平和镇上的人差很多,许多家庭一个月也吃不上两回油荤。
今天这一条猪腿几乎有半扇猪,起码有二三十斤之多,在场的人都能吃到许多。
徐周成也来了,他是跟安装水车的师傅一起来的。
“玉华,水车那边的吉时已经到了,在挖沟渠了。”徐周成来到陈玉华身边做了汇报。
水车那边开工也是要看吉时和祭拜的,不过因为工程全部外包,陈玉华都不用操心。他也不用担心徐周成不用心乱来,古人基本都迷信,对水神可不敢忽悠。
周围的村民听到徐周成的话,才知道陈玉华竟然还建水车,都很吃惊,纷纷议论他卖太岁究竟卖了多少银子。
“他卖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哇!一百五十两银子,太岁能卖那么多吗?”有人惊叹。
“那得看太岁的成色如何。难怪华子这么大手笔,买了半扇猪肉当祭品!”有人接着话题感叹。
陈玉华和沈秀娣都看向站在人群外面的两个人,刚才发出尖锐声音的是老刘氏。
沈秀娣担忧地问陈玉华:“相公,她们怎么来了?怎么办?”
“没事,只要她们没做什么过分之事,别理她们就好。村里人这么多,料想她们也不敢太过分。”陈玉华眯着眼睛看着那一对姑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