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帝闻其言,略作沉吟,终觉有理,遂令王坦之修正诏书内容。王坦之领命,挥毫泼墨,润色文章,诏书遂改为:“朕疾笃难支,虑及宗族国家之事,实赖大司马桓温忠贞辅佐。自今而后,一应朝政,皆委之桓温,仿效昔日诸葛亮、王导辅政之旧例,共图国是,以安社稷,望卿等悉心协力,勿负朕意。”
司马昱看过诏书后突然升起一股雄心壮志,他抓着王坦之的手:“何人可托付大事。”
王坦之知道这是最后的时间了,当即道:“尚书仆射王彪之、谢安谢安石皆可托付大事。”
“传旨,诏王彪之、谢安还有太子即刻入宫。”
……
司马昱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仿佛回光返照般,他紧紧握住王坦之的手,那份坚定与信任让王坦之心生敬意。随着宫门外的传令官应声而去,殿内只剩下两人急促而沉重的呼吸声。
不久,宫门被轻轻推开,尚书仆射王彪之与谢安还有太子司马曜匆匆步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皇帝病情的担忧以及对即将被召见的疑惑。二人行礼毕,司马昱强撑病体,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他们,仿佛要将所有的期望与重托都凝聚在这一瞬。
“朕自知时日无多,国家之事,非卿等不能托付。”司马昱的声音虽弱,却字字千钧。“王彪之,你素来持重,政务娴熟;谢安,你才华横溢,谋略过人,朕知你素有远志;王坦之也有才干,朕命你们辅弼太子,总揽朝政,务必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司马昱渐渐声音弱了下去:“朕……将太子,交……于你们!”
……
“皇帝大行!”
……
三人慢慢走出内殿,群臣已经得到皇帝驾崩的消息,都在这里等待。但群臣中仍有慑于桓温淫威的人提议:“当须大司马处分。”出身琅琊王氏的尚书仆射王彪之正色说:“天子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谘,必反为所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