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鼓舞下,魏军士气大振,床弩齐发,带着呼啸火焰的巨箭划破夜空,落入匈奴阵中,顿时燃起熊熊大火,烧得敌军人仰马翻。
匈奴攻势稍缓,可依旧围着城墙打转,试图寻找薄弱环节。这时,敢死队成功引爆伏雷,“轰轰”巨响震得匈奴军心大乱,魏军趁势出城反击,与匈奴短兵相接,杀声震天,双方士兵扭打在一起,鲜血染红了脚下土地。
而在后方,李桓并未放松对赵国通匈证据的追查。他深知,赵国这颗“暗雷”不除,魏国永无宁日。
“鹰眼司”的探子们倾巢而出,扮作各种身份,穿梭于秦赵边境、各国商路,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
一日,在靠近赵国边境的一个小镇客栈,一名形迹可疑之人频繁与过往的塞外商人密谈,言语间隐晦提及与匈奴交易之事。“鹰眼司”探子不动声色,暗中观察多日,待时机成熟,一举将其擒获。经严刑审讯,此人供出是赵国派来与匈奴传递消息、协调物资补给的密使,还供出藏有密信之处。
李桓拿到查获的赵国通匈密信,如获至宝,当即命人快马加鞭,将证据送呈各国。齐楚等国君主收到密信,起初震惊,继而愤怒不已。
楚王在朝堂上拍案而起,大骂赵国不义,齐国大臣们也义愤填膺,纷纷请命要与魏国一同制裁赵国。原本因赵国“黑羽卫”搅局而稍显疏离的各国关系,因这份铁证,再度紧密联结,不过这次,是共同针对赵国的怒火联盟。
齐楚等国迅速陈兵赵境,大军浩浩荡荡,军旗猎猎,刀枪林立。
各国使者前往赵国王廷,义正言辞地谴责赵王背信弃义之举,要求赵国给出说法,并索赔损失。
赵国边境守将望着城外如林的敌军,额头冷汗直冒,深知大祸临头。
国内百姓听闻此事,对赵王罔顾民生、私通外敌之举更是怨声载道。
本就因征兵、高额赋税不堪重负,这下更是怒火中烧,多地爆发小规模起义,百姓们手持简陋武器,冲向县衙官署,要求减轻负担、惩处奸臣,赵国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
往昔的勃勃野心,如今被现实狠狠打脸,只能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寻路,试图挽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