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kcb正式开市,首批25家公司上市,标志着kcb的正式运行。
2020年3月: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kcb企业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新的kcb上市标准,提升了对发明专利产业化、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要求,体现了kcb对硬科技企业的精准支持。
kcb的发展沿革显示了其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对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的持续重视。
2.2 相关zc梳理
kcb的相关zc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市条件:kcb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上市条件包括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等多个维度。
发行承销制度:kcb实行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新股发行价格、规模等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
信息披露:kcb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审核制度,要求发行人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持续监管:kcb对上市公司实施持续监管,要求公司定期披露科研水平、科研人员、科研资金投入等相关信息。
退市制度:kcb设有严格的退市制度,对于不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将依法实施退市。
这些zc共同构成了kcb的法规框架,旨在促进科技创新,保护投资者权益,同时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3 改革措施
kcb的改革措施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和力度。以下是kcb的主要改革措施:
优化上市条件:提升对发明专利产业化的要求,增加研发投入金额,提高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最低要求,以吸引更多具有核心技术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要求kcb上市公司更加透明地披露科研水平、科研人员、科研资金投入等信息,以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投资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