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各方博弈(2 / 2)

他们都不愿在这个节骨眼上因围攻昆明而遭受重创。

毕竟吴三桂已是秋后的蚂蚱,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昆明城内,吴三桂的军队里人心惶惶。

他们知晓明军已经大兵压境,城中粮草也日益减少,不少士兵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吴三桂看着城中混乱的景象,心中的忧虑愈发浓重。

难道真要放弃云南?他吴三桂若丢了封地,暂且不论清廷问罪,日后不管去哪儿都得寄人篱下,对清廷而言,他和一条丧家之犬又有何分别?

吴三桂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决定不能坐以待毙,除了等待尚可喜的救援,他还要在城中积极备战。

他下令将城中百姓的粮食统一收缴,除留下少量维持百姓基本生存外,其余全部充作军粮。

同时,加强城防工事,强征民夫上城协助加固工事并协助守城,一时间昆明城内是民怨载道,大多数人都是苦不堪言。

而在城外,王克和李定国按照计划开始行动。

他们派出小股部队,不断清理昆明城周边的城镇和村庄,力求不让任何物资运到城中。

同时,在营地中加紧训练士兵,打造攻城器械。

而王克的空军则发挥了重大作用。

沐彬安排了最精锐的士兵,操纵着热气球在昆明城上空盘旋,密切注视着城内的一举一动。

每一个营帐的位置、每一处兵力的集中点、每一条可能的补给路线,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

这些情报通过快速的传递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到王克和李定国的手中,为他们调整围困战略提供了关键依据,使得明军在战略上占据了更为主动的地位。

在贵州,洪承畴得知吴三桂向尚可喜求援后,也在权衡利弊。

他知道,如果吴三桂被明军消灭,无疑清军在西南的势力将大幅削弱。

于是,他决定暂且放下和吴三桂的矛盾,想办法向清廷奏报,请求朝廷出面协调两广清军出兵救援吴三桂。

不求保住昆明,只要能把吴三桂以及他手中剩下的几万大军救出来便是成功。

尚可喜在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后,陷入沉思。

他深知吴三桂此人反复无常,但云南的局势关乎整个清军在南方的布局。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怎么不懂?

明军拿下云南后,下一步不是贵州就是两广,到时候搞不好他就是下一个吴三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