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二字一出,直接引爆整个大街。
街面上走亲访友的,不管是走着去的、坐着车去的,亦或是骑着马的。此时众人全都停下脚步,直勾勾的看着走近的一队车队。
有那促狭的,还嚷嚷着说,“大管家,这是做什么呢?大过年的,怎么还拉着节礼满街跑呢?”
那侯府的大管家讪讪的笑,对着人又是拱手又是作揖,只求那公子哥快快让出路来,好让他们快些过去。
拖得时间越久,看热闹的越多。
大初一的自家姑娘与姑爷和离了,这事儿说出来,真经不起别人讲究。
奈何这公子哥是个不识时务的,也当真是父辈有权有势,丝毫不怯这长安候府。
他硬是堵着道儿不让路,那你还能让人把他抬走怎么滴?
最后没办法,长安侯府的管家只能作揖赔笑,透漏出点话风来,“我们家姑娘与姑爷,闹了点矛盾。”
“闹啥矛盾呢?大过年的,闹啥矛盾也不能把嫁妆都搬回娘家啊。这是不打算过了吧?”
“呵,呵,我一个下人,这事儿我怎么知情。劳烦公子让让路,小的这厢多谢您了。”
见从这管家嘴里,再是问不出什么来,那贵公子没办法,只能挥挥手,让人让开了道儿。
于是,就见长安候府的下人,火速驾着马车,从道路中间穿过。那速度快的,跟脱缰的野马似的,拉着个马车叮铃哐当就往前跑了。
一行人落荒而逃的架势,愈发显得他们内心有鬼。于是,不过片刻功夫,各种捕风捉影的消息传的满街都是。
“长安候府的姑娘,与荣国公府的二公子和离了。”
“不是和离,听说是被休了。”
“因为啥啊,这不都好好的过了两年了么?”
“那谁知道呢?许是那三姑娘刁蛮任性,惹了夫家不喜吧。”
底层的百姓能猜到的,只是他们看到的。反观上层的那些权贵们,因为消息更灵通一些,他们的猜测空间也就更广一些。
“昨天晚上还看见长安候夫人与荣国公夫人言笑晏晏。”
“晚宴还没散,长安候夫人就离席了,之后再没回来。”
“长安侯夫人离开前,荣国公夫人曾离席……”
“长安候府的那位三姑娘,昨天似乎没随荣国公府的人一起回府……”
各种杂乱的消息汇聚在一起,最后被众人提炼概括,若事发有因,那个原因应该就发生宫宴上。
至于宫宴上具体发生了什么,最终导致长安候府与荣国公府决裂,那可猜测的因素就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