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舍弟诸葛亮> 第576章 大汉不能再有丞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6章 大汉不能再有丞相(1 / 2)

诸葛瑾和关羽合计了一下,便打算从合肥启程去武昌巡视几个月。

这样既方便后续跟刘备、诸葛亮磋商大事,也便于应对荆州方向未来可能的变故。

不过,他们还没启程,就在合肥接到了刘备送来的第一轮书信,正是向诸葛瑾请教后续劝进封官诸事宜的。

正好关羽、鲁肃也都在一起,倒是省掉了信使一家家跑、一家家搜集意见了。诸葛瑾就顺势在合肥的幕府旧邸内,跟关羽、鲁肃开个闭门会议,先统一内部意见。

刘备和诸葛亮、庞统的想法,都已经在信上汇总梳理过了,诸葛瑾就先和关羽他们仔细拜读了一下,同步一下情报。

得知庞统劝刘备先让盟友上表劝皇帝给刘备封王、以投石问路试探天下反应,诸葛瑾对这个建议也是非常赞同。

“此论甚善,主公如今威望正盛,是要借机显露一下声势,王霸道杂之,才能更好收拢天下人心。”诸葛瑾随口点评了一句,然后又忍不住发挥穿越者的先知先觉,直接报答案让关羽、鲁肃参详一下,

“主公和二弟应该还没想好劝进封王究竟用什么名号、这信中并未提及。依我看,劝进表不如就写‘汉中王’,当年高祖封为汉王,封地也包含汉中,后来北伐复定三秦,灭章邯、司马欣。

如今主公也占据了汉中,若劝进者直接请封汉王,未免落人口实,加一个字叫汉中王,就刚好合适。”

诸葛瑾也不用干太多活,直接把确定劝进的具体名号的“定策之功”给抢了,这种有现成答案可抄的事情,干什么不抄?

关羽和鲁肃听后,也是觉得此号果然贴切,同时对子瑜的见识敏锐愈发佩服。

到底是以见微知着、洞若观火闻名天下的大贤,刚看信看了几句话,立刻就想出了改良之策。

“汉中王这个封号甚好,实在太贴切了。哪怕最终要辞让,光听听也涨威风。”关羽都忍不住捋髯赞叹。

这一点便就此揭过,众人继续看信讨论,细化后续的细节。

诸葛瑾看刘备信中,还请教了他一个疑难问题。就是刘备想知道、如何给麾下文武表奏官职,才能防止太过得罪许都朝廷中残存的忠汉派、以免打击面过大,把许都的文武都逼到曹操那边去。

这个问题,刘备已经跟诸葛亮、庞统都商讨过了,但是没有准信,就想多听一些人的意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