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边走边从草丛,边边角角寻摸着。
地瓜皮一捡一大片,蘑菇还不算多,偶尔冒出几个。
直到快天黑,几人才下山。
回到家,大门锁着,不知道姜爷爷和姜爸爸又跑哪玩去了,见天不着家。
“娘!那我回去了。”
“回吧。”
姜大伯母回了自己家。姜奶奶带着姜妍和姜玉进了家门。
“老三家的,你洗洗手,一会儿和点面。家里没干粮了,少做上几个,明儿给姜齐和姜乐带饭。等明儿个摊了煎饼,就让他们带煎饼。那玩意放的住,不容易坏。”
姜妍听了,脑瓜一转,开口说道。
“奶,还可以用后院的烤炉烤些馍,也不容易坏。哥哥们带去夹菜、夹咸菜吃都行。”
“乖孙真聪明!小脑瓜儿就是好使,比你爹强多了。贴心的很...”姜奶奶笑容满面,夸奖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冒。
一旁洗手的姜妈妈听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自家闺女哪里是贴心呀!明明是只小馋猫,成天惦记着吃的。
“娘!咱们晚上吃什么,我一起做了。免得您下手了。”
“行!咱晚上就吃疙瘩汤。我今天中午把上午捡的蘑菇和地瓜皮都收拾干净了。弄个疙瘩汤时,你放上些,鲜亮。”
“好的娘,我知道了。”
洗完手姜妈妈就去和面做饭去了,姜奶奶也没闲着,坐在堂屋前继续收拾捡回来的蘑菇和地瓜皮。
蘑菇姜奶奶准备都晒上,留着慢慢吃。下午捡了不老少地瓜皮,姜奶奶准备都收拾干净,留出一部分明天中午给几人尝个鲜,剩下的晒上一些,其余的让姜小姑拿给姜大姑些,也尝尝。
地瓜皮不像蘑菇,晒上再吃也不老少,地瓜皮一晒,缩水的厉害,即使泡了再炒也没多点,所以还是吃新鲜的更合适。
摘得这些放开吃,也吃不了几顿,晒上一些也只是为了今后吃个鲜亮,或者平时走亲戚带上一些,也是极好的。
姜妈妈这面和好了面,先从一个锅中添了些水,在锅边贴起了饼子。和好的玉米面,团成团,再压成饼状,往锅边一贴就可以了。
今天贴的饼子是没有发面的,有时家里会做些发面的,有时也会弄些死面的。像今天姜妈妈做的就是死面的饼子,死面的饼子较硬,放的时间可以久一些。
贴好饼子。姜妈妈在另一边烧上了热水。做疙瘩汤不着急,疙瘩汤熟的快,等姜小姑几人到家再下锅就赶趟。不然做早了容易沱在一起。
不过姜妈妈还是把东西都准备好了,一会直接下锅就行,省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