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谁也不知道到底是选择哪一种引起的。换做自己是决策人,自己就能比皇帝比所有的在场的这些人能更高明地做出决策?
思绪纷飞,杨云正思绪间,只听忽地一个高高的声音突然又传入耳中:“诸位爱卿,夷人国主准备如此后手,显是精心谋备过,众位爱卿以为朕该如何……?”
是徽宗皇帝的声音……,从一不小小心阴差阳错跟随福金到皇宫,以一个甲乙丙丁旁观者的角色观察徽宗皇帝,再到自己也投身进这场追寻完颜吴乞买行动中……。
几番的旁听与亲历,杨云只觉已经总结出徽宗皇帝的性格以及优缺点。
对于眼前这位皇帝,并非像后世史书上所讲的那样,昏庸不堪,只懂琴棋书画,只知骄奢淫逸享受,对于做皇帝是一点也不上心,为政水平低下无能,一窍不通……。
相反,能看出徽宗皇帝还是颇有学识文化水平,并没智商有缺陷,对于国事也并非不关心,而是也极上心,也渴望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成为一名大宋有为之君,名扬千古,否则不会派人与金结盟,秘训羽林军,一心欲收复幽云十六州,要做大宋历代先帝要做却没做成的事……。
但皇帝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自己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出来了,过于纳谏,过于宽听群臣意见,看起来十分民主和开明,实际上却是听而不断,过于仁慈,优柔寡断,缺乏果断与当机立断,事事想十全十美,不生瑕疵。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性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