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塞音老仙闹大明> 第199章 军制、税制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军制、税制改革(1 / 2)

赛音十六年,大明永乐五年,塞国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一亿元。

短时期内,刘学勤不想再动兵戈,于是在总山的合议会上,提出军制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裁军。

此议引起军部部长马宝河为首的军界人士强烈不满,但如今人心思安,合议会绝大多数是赞同军制改革的。

这么多年仗打下来,其实塞国人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还是相当自信的。

根据刘学勤的方案,每省保留一个主力旅(加强)和一个守备旅就足够了,这样共需要五个主力旅和五个守备旅。

从原先二十个旅,直接裁掉将近一半(部分精锐补充到加强旅)。

这么大的国家,只剩差不多十万军队(加强旅四万人,守备旅三万人,禁卫军约八千,三个垦殖旅约一万五千),数量是很少的。

但刘学勤提出预备役制度,对各省的退役军人、巡捕、税务协办、在校学生(初中以上)等人员,要定期进行军事训练。

起码要学会射击和拼刺刀。

预备役人员的数量要达到二十万人以上,随着学校和退役军人数量的增加,未来要将预备役人员总数提升至五十万的规模。

和大明的卫所兵不同,预备役不用占用国家太多资源,而只是一种武力的储蓄。

这样一来,军部可以投入更多资源在装备的研发和列装。

刘学勤很确定,进入热武器时代后,个人武勇的价值必将逐渐淡化。

你跑的再快,能快过子弹吗?你身体再强壮,能扛得住炮弹吗?

军部也就转过弯来了,只要不大幅度削减开支就行。

而刘学勤和内阁的想法是,未来几年,要把军费开支控制在一千万元附近。更多的资源向教育倾斜,当过中学校长的麻德茂对此举双手赞同。

今年的教育经费预算达到惊人的两千万元,重点是推动中小学下乡,和师资力量培养。

前者是指在乡镇一级全面建设中小学,旨在将更多人口覆盖到教育体系中,这意味着未来将要新建上千所中小学,光老师就需要数万人之多。

这不是一两年能够实现的,只能从富到穷,逐渐展开。

此外,教育部提案,鼓励民间创办民办学校,该提案也获得通过。

其实岷都等大城市已经有一些民办学校了,但大多都是针对富余家庭的。广大农村很难被惠及,就连总山派去支教的几百名弟子,刘学勤都已经开始召回了。

那可都是可丁可卯的人才,自己十几年如一日调教出来的,教育虽然重要,但还有大把事业等着人去干呢,总不能一直在山沟沟里呆着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