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教程也好,现场观摩也罢,都需要陈泽先理解其中信息才能以此为引子开始检索。
所以那本错误的《炁体源流》无法让系统检索到正确功法。
就好像抛砖引玉,一定要在陈泽先有部分认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检索。
打个贴切的比方。
上网搜索时也得先输个关键词或者上传文件,不然肯定没法搜索。
而此时这管液体在陈泽眼里就跟自来水没什么区别,顶多带点蓝,自然也就无法检索。
所以...为了启动检索...我还是该喝一点?
因为系统是可以检测自己肉体的,一但这管样品进入自己体内发生反应,系统多半就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陈泽喝样品!
干了!
然而下一秒,盯着拿至嘴边的容器,陈泽却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玩意怎么打开来着?
上面的金属环他也拧过,完全没有反应,也不太敢大力出奇迹。
毕竟他就这一管样品,要是洒了可真没了。
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他。
他在展会上可听得明明白白这个容器是他们的专利发明。
于是他先在网上搜索到了华国专利业务办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而后在闲鱼上花十块钱买了个代理机构账号登录上去。
再找到企查查上面开了个会员,把盘古生物和相关的子公司通通扒下来一个一个查询。
最终再熬过这种官方网站特有的卡顿和bug,陈泽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种便携式半机械组装容器的制作工艺”专利项目。
系统虽然好用,但并不是直接给自己把饭喂到嘴边,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去一点点摸索才能找到正路。
只是想不到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这么多年,陈泽居然真的学有所用。
结果打开专利说明书一看,陈泽才发现这玩意居然还有一台配套的开封机器!
不过在仔细研究过后,他觉得自己徒手也能替代。
于是他一手用两根手指夹住容器上下两端,另一手开始照着说明书上机器的工作原理不断上下套弄。
等感到容器略微松动之时,陈泽立马交换双手,对着最上头的金属环使劲一旋。
盖子松了!
陈泽没有着急打开,而是小心翼翼地握着容器来到厨房找出一个玻璃杯放在面前。
而后一鼓作气拧开盖子,以精准的手法倒了几滴液体出来,完事立马再将容器重新封好。
摆弄几下,确认容器重新密封,陈泽先将它放在一旁,转而拿起了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