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华娱1995:从宰相刘罗锅开始> 第95章 水浒传上映,张大胡子爱吹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水浒传上映,张大胡子爱吹牛(2 / 2)

“央视筹拍《水浒传》,作为四大名着中最晚搬上荧幕的一部,压力肯定不小。”

“因为此前三部名着,无一例外都是毁誉参半。”

“《西游记》太短;《三国演义》换角频繁,影响观感;《红楼梦》更是遭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

“所以张导,作为总导演,您是如何应对的?”

江北和其他主创齐齐望向张绍林。

张绍林笑了笑,开始叙述经过:

“我曾担任过”《三国演义》的分组导演之一,有不少大场面经验,勉强算是个福将吧,出道至今,几乎每一部剧都荣获奖项,估计央视也想沾点喜气。”

张绍林话锋一转:“但我刚接手的时候并不高兴。”

“按导演圈的说法,改编名着等于挖人祖坟,铁定会骂声一片。”

“最后思来想去,就把目标定成了不挨骂,尽可能用电视语言展现经典,让每个人喜闻乐见。”

“既然想不挨骂,那么剧本就要出彩,没想到刚开始就遇到了重大困难。”

“民间《水浒传》有3个版本,分别是70回,100回和120回。”

“区别在于有没有招安。”

“编剧团队吵得不可开交,艺术顾问田连元(评书家)建议拍70回,主讲兄弟情义,到梁山聚义就结束了,结局皆大欢喜,应该没人骂。”

“有人则要求拍120回,完全按原着展示,要骂也是骂原着,和我们没关系。”

江北听得有滋有味,明白后一种说法,类似于2010版的《新水浒》。

张绍林讲起这几年的经历,颇为感慨:

“后来,我们认真考虑了很久,觉得都不妥。”

“《水浒传》的核心就是农民起义最终被招安,如果不拍后半段,相当于阉割版,就像《西游记》最后没有取到经书,完全没有意义。”

“完全仿照原着也不现实,第一经费不足,第二原着主线不明、头重脚轻,用电视剧展现冲动感不大,看起来很沉闷。”

“例如前40回以人物传记为主,特别精彩,可是之后就是各种战争场面,人数塑造极其粗糙,观感很差。”

“最后,决定大刀阔斧改编,确定5大主演为主线,删除冗余片段,极度浓缩,让整个剧情变得明快且顺畅。”

......

采访完总导演,就是采访几位编剧。

几位编剧大倒苦水。

现场控诉总导演太残暴了!

竟然把他们“软禁”到QHD好几个月,直到全部审核通过才放出来。

引得现场和一众主创哈哈大笑。

再然后采访制片人张大胡子。

张大胡子说话爱吹牛。

讲起了他“三顾茅庐”邀请武术指导“袁八爷”的故事。

江北对这一段很好奇,赶紧支起耳朵仔细听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