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黄巾军头领的张角?”这故事显然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正是。铁山禅寺建成后,声名鹊起,也吸引了黄巾起义军首领张角前来拜访。张角与铁山寺的护佛居士谈论天下局势,又讨论太平教、佛教的两教教义,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之后,黄巾军攻城掠地,搜罗了不少财物,张角便想找处地方将其藏匿起来,为日后逐鹿中原做准备。深思熟虑之后,他想到了铁山寺的护佛居士,于是就让心腹副将带着士兵和工匠在此附近修建了密道,并将财宝埋藏其中。为防日后无法找到,还绘制了一张藏宝图,交由护佛居士保管。但这次的黄巾军起义泄了秘,且参加的大都是普通百姓,没什么物装力量,很快便被镇压,首领张角也病死。那位副将明白大势已去,就想要独吞宝藏,远走高飞。因此,用计策杀死了当初的修建密道的士兵和工匠,骗取了藏宝图。可人算不如天算,他带着图纸去取宝藏之时,天降大雨,在松树下躲雨之时,一道天雷将他与宝图化为了灰烬。至此,张角的宝藏再也没人能找到过了。”曾先生说得引人入胜,众人都听得入了神,竟一时都陷在了故事之中。
“先生,这故事是真的吗?”终于有人提问了。
“是真是假,我哪里晓得。故事本身就经不起推敲。兴许…宝藏早就被取走了,留下这个传闻用来迷惑世人也未可知。”曾先生摇头一笑。
“唉…”几声叹息,似是在可惜发财梦落了空。
“何止是铁山禅寺宝藏啊,张献忠沉银宝藏,太平天国宝藏,抚仙湖古滇国宝藏…我们中国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了。”人总是会对神秘和未知产生兴趣,曾先生也不例外。
“是啊,是啊…”这又引起了一阵讨论。
“太平天国的宝藏已经不算是未解之谜了,嘿嘿…”沈错是为数不多知晓太平天国宝藏踪迹之人,今夜听到关于它的讨论,心中涌现莫名的得意与窃喜。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其余的宝藏也都会被一一发掘吧。”沈错暗暗期盼。
这时,天机子携着玉蟾子默默来到了沈错的身侧,神情凝重地低语道:“沈错,刚那位教书先生所说的抚仙湖正是在云南,你说会不会…”
“您是说…师父和玉衡子前辈是被因为这个才去云南的?”沈错并不知晓古滇国的位置,听了天机子的猜测后才反应了过来。
“这只是老道的胡乱揣测,说出来与你探讨一二。”天机子并不肯定。毕竟两位老友并非贪财之辈,为了宝藏奔赴千里的理由连他自己都觉得牵强。
“若是牵扯到一真大师师父的行踪,却也并不奇怪了。”沈错斟酌道,“结合先前的线索以及师父与玉衡子前辈消失的时间,晚辈有了个猜想。约莫十年前,日本人知晓了抚仙湖的宝藏所在,随后派遣高手前去查探。巧合之下被师父和玉衡子前辈探到了风声,可形势紧迫,时间仓促,这才在没有通知您的情况下携手前去阻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