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赵德彬是一个既严格又没有耐心的老师,一生之敌就是“笨学生”。
因为他自己天赋异禀,所以他理解不了天赋寻常正常人的苦恼。
平时,他接触的都是博士、教授,可他仍是觉得有些孤独,很难找到一个跟他有共同语言的人。
毕竟,能闲着没事跟他讨论一下午香农定理的人,实在不多。
看来看去,赵德彬也就能跟伊戈尔这种类型的聊到一起。
伊戈尔当Professor当了一辈子,在丑国,Professor那可是很有地位的,更别提人家还是哈弗的终身教授。
所以,伊戈尔身上的“老师味”比赵德彬更重,平常一张嘴就是教育别人。
这俩人倒是志趣相投、性情相似,相处起来相得益彰,总有说不完的话,然后这两个人也不会嫌弃对方笨。
以赵德彬严格的标准来看,不要说是现在的杀毒软件,就是零几年的杀毒软件,技术含量也着实有限。
举个例子,在05、06年左右,只要新建一个空白记事本,改名为svchost.exe放进system32里,就会被各种杀毒软件提示中病毒了。(注释一)
赵德彬的手里自然不会做出那么不灵光的杀毒软件,他充分汲取了后世先进杀毒软件的经验,各种招数能使上多少就使多少。
但由于操作系统和硬件限制,很多操作,赵德彬暂时也无法实现。
比如,作为一个防护系统的杀毒软件,肯定不能轻易地被结束进程吧?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杀毒软件的进程很轻易地就能被终结,这个“很轻易”的对象不光可以是用户,还可以是病毒。
然而,纵使赵德彬想把VK设置成“SYS引导加载+服务加载+守护进程+系统优先级,关掉VK就相当于把系统核心关了”这种灵光的模式,目前的操作系统还不支持赵德彬这么做。
但是,VK100的升级版,VK1991,对付HIH和入侵者病毒,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
入侵者已经成了一种复合型病毒,它的变种病毒很多,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赵德彬负责软件上的解毒,赵文来负责硬件和底层解毒,以及编写数据恢复工具。
别看一个入侵者的大小只有几KB,但在16位的Windows 3.0时期,发作起来最大的内存都扛不住,表现就是电脑慢到卡死,或者直接蓝屏当机,甚至厉害的变种病毒可以直接烧CPU。
赵德彬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入侵者其中一个变种病毒,可以把病毒的执行程序插到开机启动项中。
发作后,会扫描电脑中可能是杀毒软件的东西,然后病毒提前把这东西的注册表启动项给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