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之互联网致富手册> 第309章 濒临破产的超微半导体AMI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9章 濒临破产的超微半导体AMI(2 / 2)

91年是2月中旬过年,过完年,3月份,尤明北就要启程去苏联,赵德彬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去丑国。

一方面,赵德彬要去丑国推广Java语言和浏览器,顺便入股明导科技,赶紧让Ultra Designer在丑国卖起来;另一方面,赵德彬也准备去丑国挖一些人才回来,主要目标是留学生和华人华侨。

而谈到丑国的芯片,就不得不提到一家叫作“神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公司,这家公司可以说是半导体行业的祖师爷,与后世很多半导体公司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比尔寄来的集装箱里,就有专门介绍神童公司的资料,为了加深对丑国的半导体行业的了解,赵德彬还仔细研读了一番。

不得不说,神童公司真是一块宝地,它就像是一个蒲公英,洒出去的种子遍地开花。

后世,如果追溯丑国硅谷的半导体公司的族谱,大多数都能上溯到同一个祖宗——神童公司。

神童公司的八位创始人,曾经都是“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的手下,这位肖老爷子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堪比牛顿,因为发明了晶体管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好在现代的读书人已经不用像古时候那样要给给孔夫子上香了,不然每个学模拟电路的人都要对着肖老爷子的照片拜码头。

1955年,肖老爷子到了退休的年纪了,他回到了老家,丑国圣科拉拉,也就是硅谷,创办了一个半导体公司。

当时,在全世界电子、计算机行业中,自认为有两把刷子的天之骄子们都密切关注着肖老爷子的动态,只要能攀上他老人家的大腿,那无异于一步登天,现代版的“牛顿的学生”、“耶稣的门徒”!

最终,有八个年轻的科学家从乌泱乌泱的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来到了肖老爷子的身边。

这八个人里,最早做出成绩的是一位名叫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的天选之子。

诺伊斯注意到,在1958年,有个来自得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年轻工程师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发明了一款混合集成电路,但因为用的是锗晶片的缘故,工艺上有不少的缺陷,量产的可能性不大。

受到启发的诺伊斯改用了硅晶片,他花了一年的时间,设计出了具备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方案,在1959年申请了专利,而他所设计的方案一直被沿用到了今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