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浅川大学的张维校长和罗启正书计也先后打过招呼了,水木大学和浅川大学也是有香火情的,赵总也算半个水木人。
自家人的事,学校哪里有不上心的道理?”
王院长称赵德彬是“半个自家人”也是有道理的,浅川大学本身就是水木和燕大援建的,1983年浅川大学成立的时候,水木援建了电子、建筑类等理工科,燕大援建了中文、外语等文科,赵德彬所在的计算机系基本都是原来水木大学的老师。
而且,浅川大学的首任校长张维和首任书计罗启正也都来自水木大学,本来是水木的副校长和副书计,在水木也是有一定的人脉的。
作为浅川大学的宝贝疙瘩,赵德彬的事业发展,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浅川大学不遗余力的支持,可谓是“有困难也要支持,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支持(这句划掉)”。
一听说自家的宝贝疙瘩又要豪掷数亿丑元进军半导体行业,浅川大学的领导们在心肝乱颤的同时,也没忘记给赵德彬拉关系、找门路。
做学问是很讲究师门传承的,这帮人都是有族谱的,是一条线串上去的,老师是谁、老师的老师是谁,都是很有讲究的,到了最上面那撮人,他们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
赵德彬想在内地找学微电子、搞芯片的人才,自然绕不开水木和燕大。
还好,在浅川大学,水木和燕大的人脉是非常丰富的。
于是,在浅川大学各方面大力出奇迹之下,再加上元亨集团那么大的名头,张思明在水木和燕大里面几乎畅通无阻,跟回了自己家一样,问什么都能答,看上什么都能拿。
张思明在六月初从丑国回来了,先回了浅川视察了一下各个子公司的状况,又马不停蹄地跑来国都,帮赵德彬看看TOP2里头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自家的项目和人才。
张思明知道自己不懂技术,得找个懂技术的帮忙参谋,于是请托了浅川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院长介绍了个明白人,正是今天与张思明同来的俞厂长俞忠钰。
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惊人的巧合,在前世的1996年,正是俞忠钰率领中夏电子代表团到丑国去考察,在得州仪器的总部遇见了前来接待的张孺京,临走时,俞忠钰依依不舍地拉着张孺京的手,希望张孺京能回到中夏;正是因为收到了俞忠钰的邀请,张孺京才动了回国的念头。
这一世,看来不用等到1996年,俞忠钰和张孺京很快就会见面了。
俞忠钰在1958年毕业于燕大物理系,是中夏培养的第一代半导体专家,曾接受过“半导体界的钱老”、“中夏半导体之母”谢希德的亲手教导。
目前,俞忠钰正在国都东光电工厂(代号国营第878厂)担任厂长和总工程师,东光电是中夏第一家集成电路工厂,曾与同年组建的申沪无线电十九厂并称为“北霸”与“南霸”。
只不过,中夏半导体行业经历过天胡开局之后,后续便一蹶不振,到了90年代,“北霸”和“南霸”往日的荣光已经不复存在。
作为厂长的俞忠钰非常了解中夏半导体的问题出在哪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毫无办法,直到张思明找上了门,告诉他元亨集团斥要巨资进军半导体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