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留下孔讷一命,还真是魏武临时做出的决定。
并且在他看来,孔讷肯定在暗中和元蒙余孽还保持着紧密联系。
这一点,从当初朱元璋独自登门,孔家对待朱元璋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一些端倪。
仅仅只是瞧不起朱元璋的出身,这个理由好像不足以证明他们的态度问题。
但如果孔家真的身怀元蒙血脉,那么一切就能完美解释通了。
朱元璋可是推翻元朝的关键人物,并且还取而代之创立了大明一朝执掌天下。
对元蒙来说,朱元璋可以说是红果果的国仇,能给他好脸色好态度才怪了。
再后来,大明朝稳定了,他们迫于形势也不得不归附在大明朝之下。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的心思,事实上,孔家也确实做了不少事情。
原本魏武只以为他们害死太子妃,暗害皇太孙,只是为了换一个对孔家没有敌意的皇帝。
可现在看来,他们的目的根本就是为了让朱家后继无人。
朱明王朝立长立嫡是规矩,为此朱元璋对太子一脉的培养也是费尽了苦心。
大部分精力全都扑在了太子一脉身上,以至于其他的皇子基本不具备明君的素养。
不过这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所以才出了朱棣这么个意外。
事实证明,最后也正是这个意外成功登上了帝王宝座。
按照以上的推论,那么魏武可以肯定,将来太子朱标的死,也绝对没那么简单。
其中必然也有孔家在暗中推动,主导着这一切的发生。
关于这点并不是魏武在瞎猜,而是一个巧合让他有了这样的猜测。
马皇后,朱雄英,朱标,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朱元璋心中最最重要的三个人。
同时也是能影响整个大明朝的最关键的三个人,偏偏这三个人全都死了。
问题是,这么重要的人物死去,宫中居然没有任何详细记载,这难道不奇怪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原本有详细记载,只不过后来被人故意销毁了呢?
就比如朱允炆上位之后,可是大大的重用儒家来治国。
趁着儒家一时无两的巅峰,销毁一些卷宗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一般的事情。
更别说朱棣攻入京城之后,皇宫之中的那场大火,能毁灭的东西就更多了。
另外,还有太子朱标的死亡时间,洪武二十五年,这个时间也太恰好了一些吧!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了,可以说不论是精力还是身体都已垂暮。
要知道大明朝可是分封制,每一个皇子成年都会被赐予一块封地发展。
一旦作为储君的太子死亡,那么其他的皇子心里难免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只需要稍微引导一下,立刻就会出现龙子夺位的情况,到那时必定会天下大乱。
若是以孔家报复朱元璋,让朱家后继无人为论点。
那么以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可以说是完全符合孔家的利益和他们想达到的目的。
所以魏武才会将孔讷留下,试图从他口中得到关于元蒙余孽的消息。
而孔讷听完魏武这番话,眼中立刻就闪过一丝狠厉之色。
“想从我口中得到消息,魏武,你怕是白日做梦,想都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