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13章 让我去当向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3章 让我去当向导?(2 / 2)

齐鲁电视台的那位姓黄的节目副主任自然无需多说,《德州故事》这一栏节目从前期策划到内容选材、再到拍摄、甚至是播出时间段的争取,人家都出力不小……可以说,没有这档子在内容上刻意夸大的栏目做引子,杨默和叶涛的后续计划根本无法切入。

至于徐州日报的那位姓齐的记者,那就更是居功至伟了。

如果不是徐州与齐鲁那微妙的关系放在那,出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估计各大媒体不知道要多久才会进入到“正题”……不进入“正题”,关于德州的争议性和话题度就不没有。

所以那位姓齐的记者打响的第一枪,至关重要。

嗯……

没错,那位看上去屁股有些歪,似乎怎么看德州都不顺眼的齐源记者,其实是卓玛丽的朋友。

而事实证明,齐源不但在新闻报道的尺寸方面拿捏的很好,每次丢出来的话题和切入点,也都不是无的放矢。

第一篇文章报道的是客运站的治安冲突……于是大华公司和庆丰食品联合成立的庆华市场管理公司闪亮登场,然后正大光明地获得了默默百炒分店衍生出来的各个小市场的经营管理权;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霸王餐+白条的报道,以此切入和探讨德州地区的治安隐患……于是叶涛他们便有了充足的理由派出指导小组去整顿夏津那边的工作,并且直接切入到当地的三角债问题化解工作中去,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第三次出手是以文章+节目的形式去质疑商业示范区中药材鉴定中心的权威性……于是大华公司下面的中药材鉴定中心一跃成了官方委托的合作机构。

第四次出手,则是故技重施地报道了周边县份几起农村地区被游蹿的假农资公司、假专家欺骗的事情,并以此为切入口,指责当地不注重保护农村百姓的权益……于是,各地的供销社和大华公司,以及夏留通销社一起,顺利成章地以乡为单位,联合成立了一系列农用物资品质鉴定中心,并且开始不厌其烦地宣传起了“不经过鉴定的农资不要买”的理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