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拱手道:“多谢大王。”
张阳泉忽然看到一本《卫公兵法》,拿起来翻看。
宋濂解释道:“这本卫公兵法在宋朝就散佚了,宋神宗曾命人通过《通典》还原此书,只可惜多有缺失,只得了个残本,这一本正是宋神宗补缺的残本抄本。”
张阳泉看了一会,正如宋濂所说,书中很多地方残缺不全,读起来非常费力。
“先生可有办法补全吗?”
宋濂苦笑道:“连宋神宗也无法做到,在下更无此能耐。”顿了一下,道:“不过相传幽燕之地还有卫公兵法遗本,也不知是真是假!”
张阳泉朗声道:“好,待我将蒙古鞑子赶回漠北,夺回幽燕之地,就派人去搜罗遗本!”
宋濂怔了半晌,拱手道:“大王此话,听了真教人气壮!”
张阳泉将卫公兵法放了回去,忽然又看到一本《西都赋》,拿起来一看,发现是班固写的一本书,主要描写长安的壮丽宏大,奇伟华美。
看到这本书,张阳泉便想起了迁都的事,集庆已经被打下来,只怕文官们马上又会劝他迁都。
念及此处,他朝宋濂道:“宋先生,你觉得江都这座城邑怎么样?有作为国都的潜质吗?”
宋濂沉吟了一会,道:“江都虽在江北,但地理位置也可归于江南。如果从短期来看,江都、集庆或者杭州都可为都城。”
张阳泉道:“长期呢?”
宋濂道:“依在下之见,若是能夺回北面疆土,将都城迁到北方,可能更妥当一些!”
张阳泉点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蒙元就算被消灭,草原上又会诞生新的强大政权,所以国都选在北面,更好抵御他们!”
“正是如此,不过如果大王真想把国都建在江都,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我军将来的发展战略,就需要改变一下!”
张阳泉目光一亮:“怎么讲?”
宋濂沉吟道:“以前的朝代,要想对付北面的蛮族,只能依靠步兵或者骑兵,所以都城选在北方,出征时就方便一些!”
张阳泉怔了一下,点头道:“不错!你这是从后勤的角度考虑!”
“如果大王想将都城选在南面,我军就应该大力发展水军。一来可以凭借水路输送兵力,二来北方蛮族不擅水战,发展水军正好克制他们!”
张阳泉心中一动,看了他一眼,道:“北边沙漠地带并无江河,水军只怕无用武之地!”
宋濂笑道:“大王不是优化了火药吗!只要着重发展水军,火药武器就会不断发展,到时候,就用这些武器对付他们!”
张阳泉目光一亮。
从宋濂的话来看,他非常推崇江都水军的实力。
这也难怪,自从将火炮与战船搭配之后,江都水军的战力,就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水军层级,连号称水战天下第一的方国珍也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