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工科生的华娱> 第五十二章 搞个“超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搞个“超算”(2 / 2)

确实,自从83年银河亿次机之后,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国内巨型机的进展了。超算这个词儿,还是最近几年从国外的新闻中翻译过来的,之前一直叫巨型机。

超算自然也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特别明确的领域,王旭想起来搞这个,主要还是现在的计算机实在是不够用。

但现在的超算,国外的贵得离谱不说,国内的根本没法用。

比如银河吧,浮点运算一亿次,是国内打破垄断的一个重要科研产物。但其实里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手工焊接的,你能想象一台计算机有200万个焊点,40万条飞线,而且全部靠手工焊出来吗。

这玩意其实就是把应该做在CPU里面的东西,直接用线路做了出来。就好像后世王旭有个师弟,直接在一台桌子上用几千个晶体管焊了一个8086的CPU,当作毕业设计,银河其实就是个差不多的东西。

这种东西不仅根本没有量产和批量制造的可能,甚至连使用价值都很小,因为它的维护极其艰难,任何一根飞线或焊点出现问题,都会需要难以估量的时间进行排查。

所以银河最重要的作用其实不是用它来算什么,而是告诉世界我们有,然后国际上就会降低一些购买巨型机的条件,打破一些封锁。

你没看银河一出,国内就成功引进了几台巨型机,虽然依旧有包括只能特定用途,必须外方人员在场使用等等很多限制,但至少是能买了。

而且现在的超算,是没法进行王旭需要的那些操作的,他没有通用的操作系统,没有商用的软件,所有的运算都靠现编的程序来完成。

于是,王旭就动了弄一个简易版超算的念头。但这东西吧,就不是王旭一个人能弄出来的了,系统空间里虽然有卖技术,毕竟电脑特效,还有VR之类的东西,可是占文娱重要比重的东西。

但这些玩意一是王旭还暂时买不起,虽然不贵,但也得攒一阵子,另一方面也是买出来也造不出来,里面涉及的工业领域太多太杂了,只能徐徐图之。

但这不代表王旭就完全没法在现在搞出点东西来,一个人不行,那就一群人呗,水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王旭拼命地刷声望的目的是啥,不就是能尽可能地利用水木的资源嘛,有什么羊会比眼前这只毛多还长的。

现在的个人计算机已经进入32位时代,但是单台计算机的能力还是太弱了,小型机又实在太贵,CPU升级更受摩尔定律的限制,没那么快实现翻倍。

而现在主流的超算还是克雷(Cray)那样的向量计算模式,是并行计算的一种,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后世显卡的计算模式,到了后世,干脆直接用显卡的GPU来制作克雷机,比如橡树岭的泰坦机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