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的小身板,确实没办法阻挡他推进,但米尔斯灵活啊!
这里掏一下,那里又捅一下,哪怕他把米尔斯过掉,米尔斯也很快能够跟上来继续纠缠。
就像一块甩不掉的牛皮膏药似的,让他在推进过程中,甩都甩不掉。
以至于他不得不分神出来应付米尔斯,导致推进快攻的节奏有些延迟的感觉。
等他彻底推过来,马刺基本站好位了。
没能找到机会,自然要打阵地,打挡拆。
最终。
马刺还是以合围之势对他围剿。
这个回合,他的视野虽然还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传球路线确实被阻断了。
最终他只能甩给外线的格伦-罗宾逊。
后者三分尝试,没有。
最主要是马刺的补位速度真的是联盟一绝,非常积极。
格伦-罗宾逊接球以后,确实有一定的空间,但等他调整过来,人们补防也来了,还是对格伦-罗宾逊形成了一定的干扰。
当然。
也有格伦-罗宾逊出手速度不够快的缘故。
回头。
马刺还是推快攻,而这次考特尼-李有了准备,给预留了一些空间,米尔斯没能利用速度优势生吃了。
又一次挡拆突破,然后分球。
接着大加索尔接着分。
然后就是马刺那种眼花缭乱的拉扯跑,像转动的齿轮一样,飞速运转起来。
搞得湖人的无限换防,最后都给换懵逼了,把格林给漏出来了。
最终格林冲进来,接球后,一个低手上篮也有。
开场看起来波澜不惊,薛连城却已经隐约间感觉到了不安。
为什么?
因为进攻端,马刺的合围防守法,确实能有效影响到他的传球线路,让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做传切配合。
这可谓是切中了湖人的七寸,或者更准确的说,捏住了他的脉络。
湖人的进攻是怎么展开的呢?
就是由他来展开的,用他的视野和传球,构建起湖人犀利的进攻体系。
首先是快攻和防守转换,打小个子阵容的优势就在这里,能把你的大个子彻底拖垮了。
其次就是突破分球和突击配合,是马刺现在切断了他的传球路线,意味着如果落入阵地战的话,他这个最基础的战术威力削减了大半。
最后就是他来跑位做拉扯空间,做衔接球接应,就像上一轮系列赛打勇士那样,他持球攻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他能利用自己的三分威慑力跑位拉扯空间,同时在空切的时候也能做衔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