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想……”
宝玉摸了摸脑袋,有些尴尬。
自古以来,写秋天的诗词,实在太多。
想要写出新意来,却是极难的。宝玉想在众人面前出风头。
只能绞尽脑汁的苦想。
“噗嗤……”
“偏你还要想……”
“等你想好,香都烧完了……”
屋里,传来了一阵轻笑声。此时宝钗、探春、迎春们、纸张已经写好了诗词。
而时间,也过去了大半炷香。
眼见连林黛玉此刻也慢慢放下笔来,抬头冷笑地看向自己这边。
宝玉一时间有些着急了。
他忽然想到什么,转过去去,正巧便看见了贾璘同他一样,还未动笔。
顿时一喜,笑道:“璘哥儿,你可是也还未想出来?”
贾璘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指了指已经写好的试稿,劝道:“时限快到了,宝兄弟还是随意写一首才是!”
宝玉见状,顿时一愣。
心中大喊了一声:苦也!
抬头看了看已经燃烧了大半的香。连忙赶鸭子上架,在纸张上匆匆写出了一首诗来。
对面的林黛玉,目光似有若无的往贾璘这边看来。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她就知道,这人定是做好诗了。否则也不会那般轻松的看这看那。
如今果然如此,却不知那诗作的如何?
“好了,你们的诗都在我这儿了。让我瞧瞧,谁的诗最有意趣!”
李纨笑着拿过一摞纸张,一张一张的看了起来。
最先是宝钗的诗,其次是探春、迎春、再然后便是黛玉、湘云、宝玉、贾璘……
李纨脸上闪过异色。瞧着贾璘所作那首诗时,微微有些震惊,抬头看了看那青衫少年……
这字……倒是极好。
若不是经过多年苦练,怎能有这般功底?
李纨寡居多年,向来重视贾兰的教育。自己虽没读过什么书。但是鉴赏的能力还是有的。
贾璘的这手字,寻常人想要练出来,没下一番苦功夫,怕是不成的。
“这人看着年纪不大,字倒是写极好的……”
李纨心中这般想着,顺着便看向了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只瞧了这一句,李纨脸上便露出了一丝震惊之色。
自古以来,言到秋日者,大多数是寂寥、清冷之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