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日娜真的和红梅回东北了,她不愿意去黎想家住,因为黎想上班一走,她就要面对孙川和敏繁毓,敏繁毓不会做饭,孙川又对她进行政治教育。就那个小孙黎挺招人喜爱的,但是,两个老人又不让她去接近。黎花在时,她俩总出去游览景点,黎花走了,她只能每天乘公交车去学校图书馆打发时光,又进不了人民大学见云鹏,便想回去和柳维嘉一起住,或和秦玉去英城住,抑或和黎花在一起玩耍。
她回到省城便找黎花,黎花无影无踪了,又去找秦玉,打听到秦玉放假去了深圳,回到怀仁县才知道柳维嘉去了海南,她连住处都没了。情急之下,她去找户长于波了,在英城找到了黎花的演出团,才有了安身之处。
红梅回到电视台便做调往中央电视台的准备了,开始为劳动服务公司、电视剧制作中心、广告公司找接班人了,日常只负责《导报》编辑工作了。
她清理账目时发现,1980年劳动服务公司创利润达60万,其中《导报》20万、广告20万、天线制作厂10万、大奖赛10万;支出是知青工资18万、编辑机20万,电视剧30万;扣除台里应支付的编辑机款10万元,还结余2万元,如果《响铃公主》获奖,最少能结余8万元;而自己呢?应该得的原着稿费1万元泡汤了,只得到给黎花演出做主持人的分成1000元;而这1000元是和两个电影演员的报酬一样,是最高的,连黎花才分到了800元。
她在想,我已经在省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继续下去不过是重复这一年的工作,应该激流勇退了。去中央台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而且能潜心创作剧本,获得自己应得的收获,还不被云鹏超过,让他来追我。
云鹏和红梅、苏日娜分别后便进入了第三课的学习,这一课让云鹏出名了。
这一课是中央农委主任讲的,从建国以来农业、农村、农民走过的历史阶段,分析了土地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利与弊,竟否定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提出了包产到户的好处。他不是讲完课就走,而是下到各个班和学员进行广泛讨论。
云鹏提出的包产到户和农业机械化有矛盾的议题引起了他的重视。他说:“我之所以否定农业学大寨,不是否定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而是因为梯田很难实施农机作业,你提的问题很值得讨论。”
云鹏把他在搞试点时,留给大队10%机耕地的做法跟他做了沟通,他听后很兴奋,说这不仅能解决机耕队存活问题,而且能使一部分土地有机动性,可解决新增加的农户无地可种的问题。我们可以给这部分地起个名字叫集体机动地。
他不回家了,晚上开始深入云鹏的寝室了。云鹏寝室里安徽和四川的学员都是包田到户的先行者,列举了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数据,以反对云鹏用农业机械化问题阻碍改革的观点;江苏和浙江的学员则是社队企业发展的先行者,也以多数青年人都进了社队企业,无需再务农了的事例对云鹏的观会进行了驳斥;唯有组长山东学员赞成云鹏的观点。
在四比二的情况下,农委主任旗帜鲜明地支持了云鹏的观点,他说:“包田到户不是短期行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云鹏的观点是立足长远的。四个现代化中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不仅能解决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而且为工业现代化提供了销售市场,这是一个大课题。中央之所以不搞一刀切,就是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推广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华北平原、江汉平原也适应农业机械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近期和长远的问题,你们是跨世纪的干部,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