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村里一道跟乡里和县里签下了合同,县里以电力和煤的供应以及产品销售代替了投资,得到了10%的股份,柳维嘉多投了10万元,先把造纸厂项目定了下来。罗响上任当了厂长,来了一股激情,开始动工了。
罗响在户里有个外号叫“花舌子”,是因为他会说,见啥人说啥话,忒会搞外交。这一点和柳维嘉是互补的,凡是柳维嘉想要办的事,他全能办明白。
电力部门历来都是说上口话的,他一顿神捧加请客,外加送礼品,楞让这个局的局长给港口村上了一个变电场,并且把柳维嘉上水泵欠的6万元给免了。他的付出仅是一颗10年生的长白山野生山参和一具鹿鞭,还有长春卷烟厂的人参烟。他一招得计,便给家里汇款,让他父母给他月月邮来这三样东西。之所以分月邮,是因为烟是专卖商品,每次只能邮两条。
他还绕过三亚育种站在军港结识了东北战友,经常乘补给舰到广州去釆购造纸设备,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柳维嘉以前总认为他没正形,通过这一段地深入了解,从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