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骄微笑着对韩梅梅拱手道:“对不起,我记住了,下次先给你这个女主人打招呼。”
有时候心结解开之后,年轻人会很快的遗忘掉那些不开心的,享受当下的一些美好。
于是四人结伴而行,很快王凡发现韩梅梅和楚天骄两个人变成了闺蜜,手牵手的逛了起来,而他彻底沦为了劳动力和移动的钱包。
往往是她们看到什么好看的小东西或是什么小吃,只管点只管买,王凡给她们进行售后工作。
不知不觉中一行人来到了大成殿,这里供奉着一幅孔圣人的画像,高6.50米、宽3.15米。
四人站在画像面前,显得他们十分的渺小,每个人都虔诚的对着画像行了礼之后,才认真的端详起来。
楚天骄认真的说道:“据说有缘之人,看到这幅圣人的画像,能够进入到一个玄之又玄的空间,接受圣人的教诲。”
她一转身发现王凡像是一个木头人一样,直勾勾的盯着圣人画像的眼睛,像是没有了其他人直觉。
“哇塞,王公子果真不凡,竟然跟圣人有共鸣,我们给他护好法,不要让外人打扰她。”
说着楚天骄再次出手,弄出了一道结界,把王凡、韩梅梅还有紫薯给保护了起来,在结界之中外面其他人是看不到他们的,而他们却能看到外面的人。
王凡对着孔圣人行完礼之后,仔细打量起来画像,当他看到圣人眼睛的时候,一阵眩晕等他清醒之后,发现身在一团白色的迷雾之中。
于是只能摸索着前行,耳边传来了曾经学习过的《论语》朗诵的声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随着朗诵的声音越来越清晰,眼前的迷雾也渐渐的散去。
原本王凡以为会出现一座学堂,可是哪里是什么学堂,就是在田间地头一个老人正挽着裤腿,一边插秧一边给身边的孩子们讲人生的道理。
而那个插秧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孔圣人。
孔圣人见到王凡之后,对他招招手笑着说道:“你来了,别在那愣着,赶紧过来帮忙插秧。”
“不然的话秋天可就有收成了,到时候就得饿肚子。”
王凡自然不敢怠慢,也学着孔圣人的样子,挽起袖子和裤腿,脱下鞋子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开始插秧。
在这个过程中,孔圣人一边干活一边讲一些人生的道理,也正是这个时候,王凡才知道为什么后世会有论语,原来是真的孔圣人以身作则教导学生时说过的话。
经过一番了解之后,王凡才知道跟自己一起插秧的这些人,并不是别人,而是孔圣人后来最有名的七十二名学生,也就是后来的七十二贤。
忙碌了大半天,终于把秧子给插完,孔圣人拍着王凡的肩膀说道:“你很不错。”
“谢谢孔圣人夸奖。”王凡赶紧感谢道:“能得到您的夸赞,我死而无憾。”
“那你的死太不值钱了。”孔圣人说道:“你能来到这里,可不是让你找死的,而是带着大家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