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威胁不到嬴政的生命,威胁不到天下大势,白渊也的确不是很在意。
成蟜不造反还好,若是他真的造反了,那也不过是给嬴政添点麻烦。
没多久,这支伐赵大军便出征了。
听到大军出征的消息,端木蓉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迷,不禁叹气。
白渊见状轻轻揉了揉端木蓉的秀发。
“怎么好端端的叹起气来了?”
端木蓉抿着嘴,靠在白渊胸口:“秦国又掀起战争,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死去,多少百姓会因此流离失所。”
端木蓉作为医者,有仁爱怜悯之心,很清楚战争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那些年她和师父在各处游历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因为战火变成废墟的村子、背井离乡的百姓、孤苦无依的孩童。
那一幕幕此时此刻都还会在她的眼前浮现。
白渊缓缓拍着端木蓉的后背,安慰她:“不用去想这么多,这些又不能怪你,你只需要做好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了,不要勉强自己。”
端木蓉将头缩在白渊怀中,轻嗯一声。
念端在远处看着这一幕,也不禁点头。
她没有端木蓉那般的悲天悯人。
医者行于天地,可选前途有二:一者精研学问,着书立传,以供后世瞻仰讲学;二者泽被苍生,救死扶伤,妙手留存万千性命。
前者安,后者危。
前者行医道,后者尽医心。
念端选择的是前者,或者说偏向于前者。
因为医者在乱世之中本就难以自保,着书立传,传承绝世医学,不让医家一脉断绝,对念端来说更加重要,同时也是一种远离纷争,保全自身的方法。
念端一直很明白,人力有时尽,一个人医术再高明,她也不可能救得了全天下的人。
一个医者穷极一生,又能救得了多少人?
但是救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不闻外世纷扰,精研医道,得以着书传世,也是一脉医途,而且是能够救更多人的一种方法。
因为医脉得到传承,将来就会有新的医者出现,甚至是更多的医者出现,这样能够救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可医脉若是断绝,那就算她能救千人万人,等她死后,那又能如何?
正因如此,念端更偏向于避世,为天下人留下那救世的医术,让其传承下去,薪火相传,永不消亡。
但是她收的这个小徒弟和她性格不同,太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