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周易哲学深度解析西游记> 第47章 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1 / 2)

七律诗词解析《周易哲学视角下对〈第 47 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的深度解析》

《七律·〈圣僧夜阻通天水〉解析》

圣僧夜阻通天河,金木垂慈童子和。

周易哲思蕴其内,阴阳变化道蹉跎。

时位关键明事理,仁爱慈悲破障疴。

象数涵深含妙义,人生智慧此中磨。

这首七律围绕“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这一回,从周易哲学的角度进行了解析,体现了其中的哲理与智慧。

一、《周易哲学视角下对〈第 47 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的深度解析》

《西游记》第 47 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是一个充满奇幻与哲理的故事。本回中,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遭遇通天河的阻碍,以及与金木二童子的相遇,都蕴含着深刻的周易哲学内涵。

在周易哲学中,“变”是一个核心概念。通天河的出现,象征着变化与阻碍。河水的湍急与宽广,如同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时刻考验着唐僧师徒的意志与智慧。他们必须面对这一变化,寻找突破的方法,才能继续前行。

而金木二童子的出现,则体现了阴阳相互作用的原理。金与木,在五行中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二童子的性格与行为,也反映了阴阳的平衡与协调。他们既有童真可爱的一面,又有狡黠难缠的一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