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之乱被王阳明解决了,只用了四十五天。
那是个有本事的人,比自己的老师杨廷和还要强悍。
可朱厚照讨厌他,皇帝也讨厌他。
朱厚照讨厌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王阳明的行为,这次出征将会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有数万乃至十万大军跑出来单纯是为了拉练一把的吗?
而皇帝讨厌他的理由则更没什么好说的地方。
皇帝讨厌任何,他没发现情况,就能够自己将军队调动,召集,编练的人。
无论这个人是将军还是读书人,无论这个人是忠肠还是义胆,更无论这个是岳飞还是诸葛亮。
绝大多数皇帝喜欢诸葛亮的模式都属于口花花。
属于那种说的敞亮,做的折扣。
绝大多数皇帝,既没有昭烈帝那种三顾茅庐的诚心,也没有安乐公那种出师表用尽的信任。
这放在颇具军事才能的正德皇帝身上,也是一样的,他不会喜欢任何一个士兵,一副盔甲,一柄刀,一杆枪被其他人调度。
所以正德皇帝朱厚照就准备了一出捉放朱宸濠的好戏。
捉放朱宸濠这蠢物不是目的,真正关键的地方在于,王阳明此人,在他朱厚照有生之年,不会获得任何爵位。
这其实是个还算高明的方法,王阳明五十多岁,他朱厚照却正值壮年。
熬死了他,再给他并不算有能为的子孙封爵,这不就没有那许多担忧了吗?
你看,做皇帝的,有不会算账的吗?
可惜的是,他就要死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他从父皇那里继承过来的江山,将要被别人继承走了,倘若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这个人将会是朱厚熜。
自己没有子嗣,未出五福,且血脉最近者,独有他一人尔。
且最关键的是,他开年之后也才十三岁而已,自己的老师,一定,一定不会放过一个可以被掌控的傀儡小皇帝。
而整个朝堂上上下下所有重臣都需要一个不那么胡闹,不那么任性,听话且不擅长使用皇帝权利的皇帝。
从宋朝就开始变形的文人们,在经历太祖的屠刀,太宗的暴虐,宣宗的强势之后,仍旧在想着如何将皇权关入牢笼中去。
也许,这就是自己真正的死因罢。
可怜江彬那个蠢货,还打着藏匿皇帝的主意,真是可悲啊。